• 42阅读
  • 0回复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10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它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方向,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之所以正确,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建立在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入考察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是总结建国4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经过14年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检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因而它切合实际、符合国情、顺乎民心,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由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估计,政治运动接连不断,经济建设屡受冲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社会前景豁然开朗,中华大地气象万千,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中国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备受国际瞩目,赢得广泛赞誉。人们看到,在世界的东方,神州大地正在崛起,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必须重视的力量。亿万各族人民从切身实践中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是引导我国走向富强、繁荣、幸福的生命线。沿着这条正确路线走下去,我们的国家前程远大,社会主义事业灿烂光明。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回顾历史,我们曾经有过制定了正确路线而又背离了的严重教训。党的八大曾提出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路线,但由于没有能够清醒对待当时和此后发生的国际国内某些事件,因而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国际国内曾经发生过若干风波,甚至是重大政治风波,但由于我们党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以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冷静而正确地处理了各种矛盾,从而保证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始终没有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今后,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只要不是大规模外敌入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能改变。我们要按照实际情况,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任何问题,都是为了保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是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一点要成为全党一致的坚定不移的原则。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同样是对我们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两个基本点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这些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建设就失去了政治方向和保障,很难有一个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不搞改革开放,就不能摆脱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观念,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想快也快不了,四项基本原则最终也坚持不了。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都要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同时,经济建设要靠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来支持和保证,否则,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地位很难巩固。今后,我们的各项工作,只要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就要理直气壮地去抓。发现哪个环节薄弱,或者出了问题,就要当机立断,组织力量抓紧解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党内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任何干扰和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倾向,任何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倾向,都是错误的。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可能有巩固的团结和稳定。没有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也就搞不成。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同保证社会政治稳定是有机的内在的统一,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十分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消除一切不利于稳定、团结的因素,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
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和理论的武装。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弄清楚这条路线赖以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只有坚持这个理论,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哪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这个理论认识得深、理解得透,就能够胸有全局、信念坚定、行动坚决,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不断开创新局面。反之,则心中无数,脚跟不稳,经不起风浪的冲击,很难自觉、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一道在实践中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从而不断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是进行基本路线教育的一个好办法。人民群众为什么拥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因为他们从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生活的比较中,切身感受到这条路线符合实际,给他们带来了好处,给国家带来了繁荣。理论一经为广大群众的实践所证明,并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会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各级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更多地了解国情,更积极地投身于改革与建设的实践,这样,就一定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不可动摇也是动摇不得的。
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代表大会上庄严宣言: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是全体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决心的忠实表达。我们将自始至终高举这面伟大的旗帜,排除任何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