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十四大将载入中国史册”——比中经贸理事会主席李德尔汉先生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10
第7版(国际)
专栏:

“十四大将载入中国史册”
——比中经贸理事会主席李德尔汉先生一席谈
本报记者 姚立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注目,比利时—中国经贸理事会主席李德尔汉先生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更不例外。最近,记者采访了这位曾55次访华、为推动中比贸易做出不少贡献的大忙人,请他谈谈对十四大的一些看法。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无疑将载入中国历史的史册。”李德尔汉先生兴奋地说。他告诉记者,从会议一开始,他就以极大的兴趣注视着进展情况。他说,此次会议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委员大大年轻化,“这对中国的前途十分重要”,也是对国外一些流言蜚语的有力驳斥。老一代领导人退下来,新一代领导人接上去,“这将给中国人民以更大的信心。”
接着,他的话题转到了经济方面。他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求索作出的选择,“是全新的、令人振奋的新生事物”,“也是一次了不起的实验”。他认为,这场实验从中国改革开放14年来的实践看,是有理由持乐观态度的。因为实践证明,中国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中国在理论上的一大突破。
他表示,“我不是经济学家,无法从理论上加以阐述,我只相信我的所见所闻。而我的所见又使我对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当然,他指出,在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引入市场经济的体制,还需要研究许多问题,还需要以冷静的态度进行探索。正因为这样才更使中国的经验富有意义。
最后,他诚恳地对记者表示,“希望中国新的尝试成功,那将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