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求知、求乐、求美——兰州军区某分部基层文化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13
第8版(副刊)
专栏:基层文化巡礼

求知、求乐、求美
——兰州军区某分部基层文化活动纪实
王锋
金秋十月,我们来到兰州军区后勤某分部。分部所属单位大都是仓库、医院,地处偏僻荒凉的山沟里,然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紧张的军事训练,还有另一个色彩斑斓的境界。战士们以求知、求乐、求美的热情,向我们展示了新一代军人的内心世界和军营文化生活。
迷人的军乐队
在甘肃首届丝绸之路开幕式上,兰州军区技工训练大队的战士业余军乐队,出色地演出了一台反映当代军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文艺节目,博得了观众的赞扬。
这是一支由34名军人组成的“杂牌”战士业余军乐队,没有演出任务时,他们是课堂的教员,是处长,是会计师,是伙房的炊事员,遇到演出任务,他们操起圆号、长号、黑管,穿起军乐队的演出服,整齐而精神。乐队拥有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和电子乐器90多件(套),能吹奏管乐曲和表演歌舞,开始,他们以小号、圆号、长号、黑管等乐器为主,后来又增添了电子琴、贝司等乐器,一直发展到男声独唱、二重唱,独奏、合奏以及舞蹈等综合演出。乐队能演奏《国歌》、《解放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血染的风采》等四十多首乐曲。军乐队名声很响,每逢盛大节日和兰州军区、甘肃省举行重大活动,乐队的队员就成了“大忙人”,就连兰州市的一些商场、饭店开张也总是邀请军乐队去演奏助兴。难怪乐队队长冉旭辉风趣地说:他们的战士业余军乐队,足迹踏遍了部队仓库、哨所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也走遍了兰州市区的街头小巷,商场饭店。虽然如此,他们至今仍保持着“业余”身份,连队干部都是乐队的指挥、编导、吹奏骨干,不管在生活中或在舞台上,他们都始终保持着战士的本色和形象。
生机蓬勃的军乐队带动了连队的文化生活,近四年内,乐队排练了300多个文艺节目,在军内外演出500多场,紧张的军营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军营“卡拉OK”
随着“卡拉OK”的普及,部队的“卡拉OK”室也建立起来,战士们都喜欢在这里唱一支自己喜爱的歌。分部某油料库今年举行了一次卡拉OK演唱大奖赛。消息不胫而走,有500多人参赛,参赛的人多,评委会只得让各分队先进行预赛,然后各连队的歌手再集中起来进行决赛,可到了决赛这一天,有七八名没经预赛的战士硬要缠住节目主持人,要求“走后门”参加决赛,虽然有违比赛规则,但战士们的参与热情令人感动,主持人终于同意了他们登台唱歌的要求。
“卡拉OK”演唱比赛,使军营充满了歌声。仓库领导因势利导,开展大唱“百首军歌”和讲歌、评歌、赛歌活动,培养了官兵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弹药库的“硬件”和“软件”
这是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弹药库,仓库地处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当地人称这里是“出门见高山,风吹不见天”,偏僻的山沟,恶劣的环境,没有挡住官兵们强烈的求知欲。在紧张的“收发管”之余,他们追求创造并享受着独具“黄土”风味的军营文化生活。仓库政委崔秋成说,随着官兵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多年一贯制的“吹拉弹唱、打球照相、接力拔河、击鼓传花”等传统做法已不适应干部战士的文化需求,战士们需要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较高层次文化生活。为此,仓库党委在管好原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先后集资160多万元,建成一座850平方米能放电影、集会、演出、展览、文艺排练的军人俱乐部,一栋可同时开展11项活动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楼和一个含有田径、军体训练、旱冰场等项目的室外综合运动场,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备,满足了干部、战士各种不同层次娱乐活动的需求。
“硬件”是一流的,“软件”也很出色。政委崔秋成的书法很漂亮,他的字和几个战士的书画一起陈列在俱乐部大厅的墙上;书画室里,一位战士正在裱画;健身房里,是战士们的巧手自制的健身器材,虽然粗糙,但很实用,武术队的战士们在这里练功;我们还看了军营出的一份名为《沃土》的杂志,这是“小秀才”们自己创办的,有散文、诗歌、评论,内容有将退役的老兵的心里话,有热点问题讨论,战士们写自己的父亲和家庭,写自己亲密的战友,一本散发油墨香的《沃土》,使我们感受到了军营生活的脉搏。
是呵,这些90年代的军人,他们知识丰富,求知欲强,不再是只满足一般的娱乐,而是渴望通过开展活动使自己成才。在他们中间,有能拿得起五六种乐器的“军营演奏家”,有靠自学而身怀“按摩治病”医术的“按摩师”,有在文学创作之路上奋力攀登已取得成绩的“小作家”,而钻研各种电器维修技术的更大有人在;健美,工艺美术,琴棋书画,甚至管理科学……在业余天地里,他们正在自由地畅想,发展,充实着自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