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昔日出名人今朝重人才上虞市借“三梯”登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1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昔日出名人今朝重人才
上虞市借“三梯”登高
本报讯 浙江上虞市是梁祝爱情故事中的祝英台故乡。这块古老的土地曾出过许多名人,从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到现代科学家竺可桢等,英才迭出。今天,他们在改革开放中更重视人才。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专业大厂三个“云梯”登高,广揽人才兴业,使这个县级市近4年获得289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被国家科委确定为杭嘉湖绍高科技成员单位。
上虞市借“三梯”登高,首先是来自领导思想的飞跃。他们清醒地看到靠小打小闹是不可能使经济腾飞,只有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使小城换新颜。市领导主动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攀亲,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随之,他们给企业做媒,牵线搭桥。市人民政府分别同上海交大、中国纺大等高等院校签订了技术合作协定;与上海交大成立了“星火”联合集团。各级各部门也分别为企业“借梯”登高,同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成果巨人”挂钩。近年来,全市有600多家企业同全国10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城市企业建立了科技、生产协作关系。借梯登高提高了全市重视科技的思想,企业主动举起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走依靠科技进步之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近年来,全市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平均每年在3亿元以上。
上虞市在从外面广揽人才的同时,重视全市的人才资源开发,把科技进步的重点放在不断增加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上。他们创办了80多所职工业余文化技校,对职工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还采取给地位、给政策、给服务等措施,努力为企业家、科技人员及各类能人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里先后制订了技术进步奖励条例,鼓励科技人员到乡镇企业工作的规定、知识分子工作规划等,激励各类有用人才大显身手。由于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出成果、出产品、出人才、增效益的明显效果。到1991年止,共有69个产品获省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有3项产品获国优金银奖。其中上虞联丰玻璃钢厂和上虞风机厂分别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和国家质量管理奖。在今年7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名单中,上虞市的名字又列入其中。他们用科学技术描绘出新天地。  (顾志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