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15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本报评论员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邓小平同志年初的南巡谈话推动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刚刚开过的党的十四大又必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
经济形势好表现在许多方面:农业在连续几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又取得好收成;工业生产增速较快,产销衔接趋向好转,经济效益逐季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市场货源充足;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总之,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
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这个好势头,我们一定要以清醒的头脑,随时注意并认真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苗头性的问题。当前,确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较猛,但未向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一般加工工业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有所抬头;银行信贷和货币投放压力增大;一些主要粮棉产区已安排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高、但经济效益低下状况并未根本好转。此外,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不顾条件盲目搞开发区、旅游区,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流,但关系到经济全局,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解决这些问题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取得共识。我们的认识应当统一到党的十四大精神上来,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不要一讲加快发展,就一哄而起,走到过去那种忽视效益、片面追求产值,争相攀比,盲目上新项目,一味扩大基建规模的老路上去。我们总的要求是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这是从国际国内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战略要求,各地贯彻这个战略要求,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各地经济条件不同,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发展速度不可能齐头并进。要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确定发展速度。有条件的,当然应当加快发展;条件不具备的,要创造条件争取加快发展。这就是承认差别。承认差别,就不能盲目地互相攀比,更不能层层压指标、下任务。我们要的速度是实实在在的速度,是在提高效益基础上的速度。不从实际出发,不讲效益的速度不可能持久,还会造成经济波动,到头来,不仅抓不住发展的时机,还会丧失加快发展的时机。我们要从这个高度来认真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我们应当提倡真抓实干,在深化改革上下苦功夫、硬功夫。现在经济加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国民经济中的老问题,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经济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就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企业机制,转换政府职能,培育市场机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深化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的扎扎实实的工作。党的十四大已经把大政方针讲清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狠抓落实。各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深化改革上,特别是用在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如果说要“比”的话,比在深化改革的工作中谁能迈出坚实的步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