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流沙村——珍珠的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21
第4版(要闻)
专栏:

流沙村——珍珠的世界
陈祥胜黎照
走进流沙港,仿佛走进了珍珠的世界。珍珠养殖,珍珠加工,珍珠贸易……圆润晶莹的珍珠使流沙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流沙港位于广东省海康县西南,濒临北部湾。港湾浪平水静,水体清明,自秦汉以来,这里就成为珍珠养殖基地,至今,盐田村尚留有古代养珠遗址。海康西汉属合浦郡,故流沙珠被称为合浦珠。
世界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西珠即西欧珠,东珠即日本珠,南珠则指中国珠。南珠主要产地在广东、广西、海南,而流沙珠则占了全国珍珠产量的2/3,且质量上乘。前不久,我们来到一养珠专业户家,看到一批即将出口的南珠,颗大圆润,色泽晶莹,熠熠闪光,十分鲜丽。
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条件,以往多是天然采珠,养珠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湛江市委、海康县委十分重视利用水体资源扶植养珠,农民也瞧准了这只金饭碗,端起它就不愁走不上富裕路。于是改良种苗,引进优贝,学习技术,使养珠业大大发展。流沙港近10万亩水体,无处不养珠,共有养珠场300多个。流沙村902户人家,800多户养珠,其余几十户或从事购销,或搞运输,户户与珍珠结缘。珍珠产量由200多公斤逐年增长,去年已产珠3吨多,主要出口日本,为国家创汇600多万美元。
流沙还成了南珠集散地,全国的珍珠大部分都卖到流沙,再从流沙外销。养、销、运、加工综合利用格局基本形成。0.5公斤珍珠售价四五千元,而加工成珍珠项链,却可卖到近万元。于是加工业如雨后春笋在流沙勃发,除工艺厂外,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加工作坊,品种有项链、手链、耳珮等。
进了流沙村,可已没有了“村”的模样。宽阔的水泥大街两旁,是风格色调各异的小楼房。我们走进一栋三层小楼,一楼是车库,停着两辆汽车;院子是钢架茶色玻璃天井。上了二楼,客厅敞亮豪华,厅当中是一座椭圆黄木台柜。同来的县政府办主任指着旁边一青年笑着说:“这是他的私人住宅。”主人叫尹林中,搞过销售、加工,也搞过养殖。那只大台柜是供外商品评珍珠之用,据说他带着南珠走遍了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他去年养珠500万贝,产珠250公斤,产值达250多万元。像尹林中这样的家境,这样的新一代农民,在流沙已非少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