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太原重型机器厂建厂工程进展很快 五年建厂计划争取在四年以内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1-22
第1版()
专栏:

太原重型机器厂建厂工程进展很快
五年建厂计划争取在四年以内完成
【本报讯】太原重型机器厂的建厂工作,两年半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到去年年底为止,已完工的建筑面积达九万五千余平方公尺。锻工、冷作、初加工车间已经完工,并已局部地开工生产;铸钢车间也完成了大部分。原计划五年建好这座工厂,现在预计可以争取在四年内完成。
太原重型机器厂是我国开始建设的第一个规模巨大的重型机器厂。为了加速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建厂工作在国家经济恢复的初期就开始进行。当时,不但工程技术人材缺乏,而且毫无建设这样规模巨大的工厂的经验,甚至连建厂所需的资料一点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建厂工作曾经走了一些弯路,甚至现在还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但是在党与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厂工作始终成功地向前进行着,而且保证了在主要工程上没有发生过原则性的错误。
在中央正确的重点建设的方针下,全国各地大力支援了太原重型机器厂的建厂工作。这是该厂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建厂工作开始时,华东工业部就从部内及所属上海各机器厂抽调了很多工程技术人员,为太原重型机器厂做设计工作。去年,各地党委和政府又从天津、北京、上海、太原各机器厂调来大批的铆工、电焊工、下料工及装配工,支持铸钢车间的钢结构屋架的建筑工作。
太原重型机器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正确措施,积极壮大基本建设的力量,是保证建厂工作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原因。一九五○年七月,太原重型机器厂筹备建厂时,除在北京办公的计划处和秘书处外,太原工程处及上海事务所(设计机构)只有干部及技术人员二十余人,组织机构很不健全,施工力量更谈不到。为了克服这一力量薄弱的困难,该厂积极通过各地,特别是上海、太原等地的劳动局招聘技术干部和工人,并采取了大量培养和提拔干部的办法。“三反”运动以后,该厂党及行政领导方面又进一步确定了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施工的方针,成立了强大的工程大队和冷作车间,分别担任土木建筑工程和金属结构屋架的施工任务。这些措施不仅使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并且在个别工程上创造了太原市建筑业“好、快、省”的范例。现在,该厂组织机构与施工力量已很充实。筹备处下已建立了计划、财务、建设、技术、采购等十三个处、室及一个技工学校,共有干部(包括技术干部在内)八百八十余人,工人两千余名。另外,该厂的工程大队还有土木工人一千六百余人。
太原重型机器厂在施工中抓住了几个主要环节,也是建厂工程进展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及早修通了附近的铁路、公路干线,使两年来将近二十万吨的建筑材料、设备的运输得到保证,避免了停工待料的现象。又如及时建立了临时修造车间,修理装配建厂所需的工具、机械设备,对建厂工作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特别是首先建设了冷作车间,并及时投入生产,使铸钢车间工程的二千三百多吨钢材的放样、下料、剪冲、钻眼、铆焊、装配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苏联专家对太原重型机器厂的设计工作给了重大的帮助,因而保证了该厂正确的施工。该厂的初步设计,由于产品方案不明确,设计人员曾经好大贪多地把这个厂设计成一个“万能”的工厂,产品大小精粗悬殊,各车间均保持了很大的扩充余地,但是所采取的技术定额却十分落后。苏联专家克林姆斯基同志批判了这种好大贪多盲目扩充的设计思想,指出了一个工厂设计必须符合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的原则,并帮助设计人员重作初步设计,把各自为政的车间布置为紧凑的互相密切联系的整体,把过大的车间面积适当地缩小,削减了不必要的大设备,修正了种类繁多的产品方案。这样,就保证了主要工程设计没有发生不可避免的原则错误,同时为施工工作奠定了基础。
两年来,参加建厂工作的全体职工,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们热烈地展开了以找窍门、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增产节约竞赛运动,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例如某项工程原需用钢料二千一百八十吨,经下料、剪冲两个小组的职工精打细算后,节约了一百零九吨。又如另一工程需浇灌水泥桩八百多根,但缺乏打这种桩的设备和经验,工人们积极想办法,改装起重机代替打桩机,把基础工程筑得很坚固。又如设计力量原来相差一倍,而且所有设计人员都没有设计过这样庞大而复杂的工厂,但是许多设计人员,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积极学习俄文、阅读苏联书籍,使用苏联先进的工程指数和资料,保证完成了设计任务。今年开始,全体职工又为国家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消息所鼓舞,大家信心百倍地要争取在四年内完成建厂工作,为加速国家工业化贡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