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报刊文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1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报刊文摘
《福建日报》今年一月三日发表郑又贤的文章《论社会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社会科学的参与,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真正进步。自然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为中介。因为,任何社会生产力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进行的;与此相应,一切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都是一定社会联系中的一种社会能力。它不但要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而且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果人们没有真正把握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不懂得如何使自然科学技术在现有的社会关系下充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这里,没有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不行的。
《辽宁日报》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发表陈镇宏的文章《构成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四条原则》,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资源出口带动型、加工工业主导型、科技领先推进型。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可能采取上述发展模式中的任何一种,而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构成这一模式的原则有四条:
梯度递进原则。这个原则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沿海先行,二是东西合作,三是点面结合。多层渗透原则。所谓“渗透”,是指对国际市场的渗透和占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多层次的工业结构和多层次的科技水平同时存在,因此,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多层次地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多元参与原则。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参与”的对象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既包括全球化的经济集团,也包括区域一体化的经济集团。“参与”的方式,既要发展贸易往来,也要逐步发展产业协作关系;既欢迎外来投资,也要到海外投资等等。内外联动原则。借助外来和内部双重动力,来优化我国的经济运转,加速经济发展。(曹孔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