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计划也在市场之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25
第2版(经济)
专栏:换脑筋话题

计划也在市场之中
文牛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而是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方法。对“计划”和“市场”这样的两个概念,我们往往是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它们。
问题更多出在对“市场”这一概念的运用和理解上。最初我们是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时候我们所指的“市场”实际主要是人们常说的那个“自由市场”。后来我们又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了计划和市场统一的含义。可是两者的关系并没有来得及廓清。后来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时候计划和市场已经有“平起平坐”的意思了。而后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天的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则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到,我们曾经在三个层次上使用过“市场”这一概念。第一个层次,“市场”只是指我们过去说的“自由市场”。第二个层次,“市场”扩展到凡是不属于计划控制的商品交换活动的范围。第三个层次,“市场”是包罗一切经济活动的大概念,凡是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市场之内。
“计划”这一概念好像是清楚的,也没有那么多的层次。但是,我们把计划和市场“分层”加以对照之后,就会发现,对计划也应该有新的认识。
就第一层意义的市场来说,计划的概念
“大”于市场。因为那个时候的市场还只是“补充”,计划才是主体。在第二层意义上,计划和市场是在手段意义上等同的概念。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它们是可以互相结合的,交替运用的。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在第三层意义上的市场,是一个大概念、“母概念”,它比计划这个概念更基础、更广泛、更具有客观性。因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流通渠道无非是两种:一种是通过买卖双方的自由交易来进行;一种是通过国家或其它的计划方式来进行。但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它们都是商品交换行为,都是在大市场内的市场行为。为什么?因为在计划内的交换行为,也不是无价调拨的,也应该是等价交换的,所以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如果以为一说“计划”就可以在市场之外,就可以不按照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办事,这是一种误解。
把“市场”这一概念几个层次的含义说清楚,把计划和市场的几层含义的关系说清楚,并不是文字游戏,它的实际意义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明白,当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计划这一概念的内涵实际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计划不再是主宰一切的了;计划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是按照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办事的。我们之所以要使用计划,不是想要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领域不让市场起作用,才把计划搬出来。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需要计划,是因为要用它来“弥补”和“纠正”市场在自发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的缺点和问题。计划和市场既不是互不相关的两张皮,更不是互不相容的油和水。计划也在大市场之中。从这样的角度看,就可以明白我们的计划体制应该怎样改革,也可以明白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不是一概不要计划,而是要让市场机制更大地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让计划更符合客观规律地发挥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