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走进延安 走出延安——评战斗歌舞团歌舞《延水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25
第8版(副刊)
专栏:

走进延安 走出延安
——评战斗歌舞团歌舞《延水情》
薛胜利
从延安诞生成长起来的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几十年来的艺术脚步一直在这块神奇土地上探索。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召唤下,他们终于通过具有浓郁的风土气息和凝重的思想内涵的《延水情》,表达了对革命圣地的满腔挚情和对延安精神的深层理解。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面对这个已被无数艺术形式开掘过的老题材,《延水情》的创作者独辟蹊径,歌舞以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本营的13年岁月为背景,选取了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子弟兵与人民血肉相连、延安人民献身革命等典型事件,运用情感手段和哲理手段,从生命的深处和历史的高处挖掘延安精神的广博内涵,达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
歌舞始终淋漓尽致地抒发着以延安为主题的生命情感,那清澈的延河水,那苍劲的黄土坡,那悠扬的信天游,无处不在挥洒着陕北人高昂热情、淳朴厚实的性格,而这正是延安精神产生和升华的最真实可信的思想基础。舞蹈《三十里铺》通过表现新婚妻子思念牺牲的丈夫,从悲痛欲绝、缠绵悱恻的恋夫之情转变成踏着丈夫为之献身的革命道路继续前进的心路历程,生动有力地刻画出老区人民英勇献身、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歌曲《当兵走》表达了半个世纪前热血男儿扛枪打仗的动机只是为了和妻子真正过上安宁的小日子,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子弟兵善良朴素的奉献精神却涌溢而出。舞蹈《拓荒者》通过扶犁母亲身背婴儿和八路军战士一起耕地的情景,表现了革命战士与母亲、与土地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颂扬了艰苦奋斗、努力抗争的拚搏精神。舞蹈《学秧歌》表现了军民鱼水相融的和谐之情,舞蹈《好红火的黄土坡》表现了解放区人民迎来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看《延水情》,是在顽强向上的情感律动中,体验延安精神中不畏艰难、满怀信心、浑朴厚重、火爆激扬的生命品格。
歌舞在生命情感层次表现延安精神的同时,还站在历史的角度,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延安精神对于民族生存的重要意义。节目开头结尾的歌曲《就是这山沟沟》、《走出这山沟沟》,以说唱《扯上红旗打江山》、《宝塔山上再望远》作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呼应,不但使整台节目脉络分明,浑然一体,而且还表达了创作者走进延安是为了走出延安、追忆光荣是为了实现梦想的时代意识和胸怀。延安,虽以其精神光芒照耀过全中国,但在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延安不能停滞,中国更不能停滞,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人的使命。
走到生命的深处,站在历史的高处,作为《延水情》表现延安精神的成功手段,使延安题材的文艺创作跃到了一个新层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