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树立“大市场”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27
第2版(经济)
专栏:换脑筋话题

树立“大市场娘”观
吴酩
与经济学家们不同,一般人是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逐步认识、了解市场的。在农村,农民心目中的“市场”:一类是“官家”办的粮棉生猪收购站、供销社、代销店;一类是自由往来的乡间大集。在城市,居民眼中的“市场”:除去形形色色的国营商店而外,最具体的就是遍布街头巷尾的农贸市场和个体摊儿。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的“市场”含义,比人们一般理解的“市场”含义,要“大”得多,“宽”得多,“深”得多。也决不是前几年所说的“市场调节”的简单扩大,它具有许多全新的内容。
说其“大”,是因为这个“市场”,不仅包括本乡、本县、本市、本省的,而且包括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说其“宽”,是因为可以并应该进入这个“市场”的,既有人们早已熟识的各种生活用品,也有各类过去以调拨方式分配的生产资料;既有丰富的有形物质产品,也有众多无形的精神产品。诸如资金、技术、信息、劳务甚至“点子”(主意、办法)等,都成为出售、交换的对象。就是作为某些生产要素组合的企业本身,也将在需要的时候,以“商品”的身分步入市场。
说其“深”,是因为它不再单单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更是一种配置资源的强有力手段。计划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方式之一,仍然需要使用,但计划的制定也要以“市场”动向为主要依据,而不能脱离“市场”另起炉灶。价值规律将起着至高无上的主宰作用,调节供需矛盾,导引平等竞争,促进优胜劣汰,催动要素优化组合。作为一种机制,“市场”再不是过去的“调节为辅”,而是名正言顺地升上“帅位”。这支“无形的手”将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无时不存。它可以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促使人们及时调整方略,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追求经济活动的效益最佳化。它可以推动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科技领域,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应用新技术,实现科技进步。
新的目标,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尽快从狭义的“市场”中走出来,开阔思路拓宽眼界,树立“大市场”观。惟此,才能深切意识到打破地域割据、拆除经济藩篱的紧迫性;才能正视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了解近几年橡胶、食糖等产品持续出现卖难的深层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理解兼并、破产等企业产权流动行为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加主动地推进企业机制转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