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北京古城墙缺角之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1-29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北京古城墙缺角之谜
北京的古城墙是由内外城两个矩形组合而成。令人迷惑不解的是,现在的内城没有西北角,破坏了北京城整体的对称性,从整体布局上看,似也有缺憾之处。内城是明代重修的,从明朝卷帙浩繁的史书中,也没有发现关于古城墙西北缺角的记载。对此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50年代曾这样解释,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程设计师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现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的地位。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一角就是西北角。
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在研究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时,发现北京内城墙西北角处,有一条地层断裂带,定名为车公庄—德胜门断裂。如果明代城墙建为直角,则刚好穿过断裂带。相传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建为直角,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于无奈,最后建为斜角。这一传说,在卫星照片上得到了初步证实。可是,当时的建筑者了解断裂活动吗?掌握了地质科学吗?
社会学家们认为,古代内城墙西北角为斜角,既有自然因素,也不能排除社会因素,是中国传统的“抑盈扬谦”观念在起作用。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西北方向是一个缺口。如西汉刘安写有《地形训》,认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天文训》讲八方吹来八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解释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有缺口。可是,既然是传统观念在起作用,那么明代以前的城墙为什么都是直角,垂直相交呢?元代城墙西北角为90度,已经被卫星摄影的透视所证实。而且明代的其他建筑似乎也没有让西北角留有缺口。
究竟是自然因素在起作用,还是传统观念所决定,还有待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1992年第11期《地球》张国平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