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辛弃疾父子的“代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1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辛弃疾父子的“代沟”
刘润为
关于辛弃疾,我不知道今人到底有多少种评价,但说他是一个“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物,大概不会有太多的异议。他不顾南宋危厄迹象已彰的事实,坚持抵御外侮、收复中原,然而却连连不得志于朝廷;六十多岁高龄之际,镇守京口,又遭到权臣韩侂胄的排挤,于是愤然辞职。不料此事却遭到他儿子的反对。理由呢,实在简单得很——“田产未置”,也就是还没有富起来。对此,辛弃疾大为恼火,特地填了一首《最高楼》,予以痛骂:“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稼轩长短句》)
读其文想见其为人。从那紧连急接的句式、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激动强烈的措词,我们依然可以想见他当时不可遏止的怒态。至于他儿子的态度如何,是接受了训斥还是继续对着干,则不敢妄加臆测。但事情毕竟是按辛弃疾的意见办了。此事用不着细作考证,单从他晚年的词章就可以窥见消息。“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水调歌头》),“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满江红》),“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浣溪沙》),那种与农民交往的亲密,那种对于农民苦乐的细腻体察,绝不能出自良田广袤、朱门森严者流的手笔。
如果用新潮理论来分析这场父子之争,毫无疑问地是由划分新旧的“代沟”所致:辛弃疾压抑自我,无视个人欲望的存在;其子则大抵属于打破传统、追求本能解放的新派。这分析正确与否,我不敢妄断,但辛弃疾的观念“陈旧”当是毋庸置疑的,汉代就有霍去病,皇帝老子主动为他置办宅第他都不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但是辛氏之子的观念却也未必新,因为在他之前持这种观念的人也非仅有。东汉末的著名“国士”许汜就是一个对“求田问舍”相当积极的人物,这比辛之子还要早上近千年哩。
依我看来,这场父子之争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就是父不得其子或曰子不得其父。“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辛弃疾的这些词句,其子大概也应当读过。毋庸说做其父的接班人,就是对他的胸襟怀抱能有些许理解,也不会惹得其父如此大动肝火。反过来,如果辛弃疾是一个“老成之典型……因阅历而顾审,因顾审而退葸,因退葸而尸玩,仕久而恋其籍,年高而顾其子孙”(龚自珍《明良论三》),甚至像和珅那样将白银捞到九位数,其父子关系也必定是融融如也。人说“理解万岁”,其是之谓乎?
至于哪种观念为是,哪种观念为非,笔者则不胜困惑之至,一应顺乎接受美学的原则,让这个未定的本文到读者的接受中去自然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