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科研院所走出“围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研院所走出“围城”
新华社记者 黄威
我国最大的钢铁研究基地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位于北京城绿荫环抱的白石桥地区。这个院有两个值得骄傲的“第一”,即近十年开发的科研成果达1242项,推广成果带来的效益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两数字均居国内工业科研部门之首。
问起钢研院获得这些成绩的奥秘,该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是市场机制给科研院所带来了活力。”
北京钢铁研究院是我国冶金行业人才集中、装备配套、有较高科技水平的研究机构,承担着许多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课题。科技体制改革以来,钢研院坚持科研、创收两个轮子同时转,一面鼓励科技人员走出高楼大院到市场中找课题,对积极创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一面对专门从事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科技人员予以补贴。这样做使全院凝聚力增强,综合优势得以发挥。现在,钢研院已成为技工贸一体的科研经营实体,不仅能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还拥有能生产40多种高精尖产品的生产线,与外商合作建立了8个合资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七五”期间院里开发出的250余项成果,70%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类似钢铁研究院的事例为数不少。机电部直属的沈阳铸造研究所打破了“封闭式”科研方法,以市场为导向,瞄准我国兴建大型电站的趋势,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了新型不锈钢、大型不锈钢异型件电渣熔铸技术等,先后为国内十几家电站提供了优质铸件,还为所里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今,该所不仅事业费一次减拨到位,而且还有实力增强科研后劲和改善科技人员待遇。
长期“吃公粮”的公益型科研机构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过去每年只有极少数科研成果进入市场。体制改革后,科研人员“下海”谋生,开发出速溶保健茶生产技术、人参茎叶深加工工艺、治心率失常的新药复脉定冲剂等。于是,该所的成果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势头,去年该所预算外纯收入达100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近200万元,通过转让技术成果获得的收入已成为中药所的主要收入。
7年前,当中央提出把技术市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时,不少人还疑惑不解。然而事实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开放技术市场与减少科研院所拨款经费的改革是相互配套的。技术市场的成果有偿转让机制体现出了技术商品的价值,调动了科研院所面向经济的积极性,改变了科研工作的结构,促使科技以多种形式长入经济。据国家科委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多个科技开发型机构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科研机构与企业结成了上万个科研生产经营联合体。去年,仅全国科研机构通过市场共出让技术商品6.32万项,成交合同额为44.48亿元,分别占市场总成交项、额的32.8%与49.28%,是市场最大的卖方。成交额则与同期国家财政拨给中央及地方的科学事业费数额基本相等。
我国开发型科研院所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封闭的状态向面对市场转变,从单纯的“靠”、“要”向开发经营、创造效益迈步,这中间发生的变化是多么的深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