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沈阳秧歌潮晚会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2
第8版(副刊)
专栏:

沈阳秧歌潮晚会的启示
孟繁树
近年来电视屏幕上的晚会节目越来越多,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势头。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观众的需要,同时也显示出电视文化的深入人心。但是,随着晚会节目的层出不穷,人们对这种节目的议论和批评也在不断增长,说其多而滥者有之,说其平庸而雷同者更有之。这些批评是不无道理的,综观近年来晚会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确存在着一个令人忧虑的严重问题,那就是模式化趋势。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很多晚会在总体构思和框架上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而穿插其间的歌星和笑星,也都是熟悉的老面孔,他们不过是改变了一下演出地点而已。这种局面继续下去,晚会节目的前景是无法乐观的,事实上很多观众已经对它失去了热情。
正当我们为晚会节目的命运而忧虑时,一出别开生面的晚会带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它以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和关东人特有的爽朗与热情,吸引和感染了电视机前的观众,这就是以“秧歌潮”而命名的沈阳与世界大型文艺晚会。
这台晚会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它那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这种地域文化色彩不是刻意追求的,更不是外加上去的,而是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产物。众所周知,扭秧歌是东北人十分喜爱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自娱性的民间活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环境日趋安定祥和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关东人需要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自娱娱人的方式,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抒发他们的情怀,而扭秧歌所具有的群体性和表现性特点,以及它的力度和节奏,正适合他们内心和形体两方面的需要。当这种自发性的社会娱乐活动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后,更是如虎添翼,欣欣向荣。秧歌潮晚会正是这种全民性的自娱活动的集中反映。
这台晚会主题鲜明,并且富于文化意蕴。喜庆气氛这一主题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在表现这一主题时,编导者没有停留在秧歌所特有的欢闹现象上,而是透过现象去挖掘地域文化的神韵,那就是揭示出关东人凝聚在秧歌中的粗犷、豪爽、乐观和幽默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开场锣鼓的节奏中,在“老少乐”的孩子们风趣表演中,在“扭起来,中国秧歌”的歌声里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果说黑土文化造就了关东人的性格,那么如痴如醉、充满活力的秧歌潮就是这种性格的形象外化。杭天琪演唱的“我们与世界”突出了这台晚会的两个宗旨,一是以秧歌为契机,沟通“沈阳与世界”的联系;二是点明秧歌是“传统与新潮的拥抱”。以此为开端,赵丽蓉与陈铎对唱“夫妻识字”,将东北秧歌与革命传统衔接起来;而宋祖英的“扭的节日”则唱出了现实生活中秧歌如浪如潮的热烈气氛;最后,由李谷一演唱的“秧歌潮”和田华与李默然的朗诵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应该指出的是,围绕着秧歌所编织起来的节目,大多都是新创作的,其中歌曲也好,舞蹈也好,相声也好,都很有新意,绝无雷同或似曾相识之感。
为了烘托演出气氛和为观众提供美好的视觉形象,这台晚会在舞美和灯光设计上也颇费匠心。如果说那由几个图案组成的大幕已经气势夺人,那么在舞台后面的绚丽夺目而开合升降自如的布景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四周的华表和高耸入云的南天门,仿佛使人进入了天宫的仙界,而那些演唱家们则像翩翩仙子降临了人间。总之,这台舞美和灯光不但同整个演出混成一体,而且以自身的优美和华丽使人耳目一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