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怀念成名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2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艺短论征文

怀念成名作
李师东
一个人有点绝活,就会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在当代文坛上,作者们对这一十分简朴的道理似乎体认更深。有出息的作家总是想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大都不愿自己平庸;而更多的作者也正跋涉在超越平庸的艰辛过程中,在寻找获得成名的途径。这种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寻求绝活的努力,往往被看成是维系文学艰难生存的有效方式。问题在于,一个作者一旦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他将怎么办呢?他往往是死死护住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不放,生怕渗进了杂质,直到把自己有限的积累淘洗得纯而又纯,才长舒一口气。而这时候他却没发现自己已被逼上了一条绝路。
此中的表现有二。一是经验性的“原地画圈”。某位作者以往作品反响平平,某一日不经意写到一个题材,引起社会轰动。这种轰动效果似乎使作者重新认清了自己,自信心上来了。于是由短篇到系列短篇,再由中篇到系列中篇,直到长篇大功告成,“长河小说”一部接一部,故事越编越完满,文字越练越娴熟,可就是越来越让昔日的读者淡了兴致,以至变成熟视无睹。这也自然让作者多了些悲凉,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残酷。另一类,则表现为心智上的“走火入魔”。比如说,某位作者找到了自己的一份感觉、一个角度、一种叙述方式,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和激励。于是该作者就义无反顾地一头扎下去,憋着劲往那牛角尖上钻。一副刀枪不入的凛然神色,却让人看了直发怵。原来有过的成竹在胸,变成了顾影自怜,难免一种孤愤油然而生,要么退而自省,要么继续挺向“无人区”,继续捕捉身影。
这是我们看到的经验型作家和心智型作家的两种常有作为。在文学逐渐变成朝圣者的一意孤行和利用者的左右逢源之时,人们不能不对前者的虔诚态度肃然起敬,但为什么对他们的作品又往往无动于衷?
或许是看着人家埋头干活,站着说话自然不觉得腰疼。有人会说,一个作者的生活阅历毕竟有限;拥有自己的表述方式,又何等不易;再多说就是苛求。但总觉得我们的作者应多些变通,多些调剂,多些对读者背景的层面变化的照应,多些在自己成名之后的心理准备和调整。如果作者们不把自己的那一手绝活看得过重过高,不把自己的某一份经验看得过于金贵,不被某一单向的思路挡着自己的视线,而仍然是以寻常的心情生活着收获着,那么他们的创造力不是更加活跃,他们的作品不是更多层次更为精采更有看头么?
文学史上不乏其例,某位作者曾经感动我们并一举成名的那一部作品,尽管在今天看来不那么成熟,不那么完美,但却是那样的质朴,那样的深挚,让人觉出一份难得的清新和惬意,而这一切又多么像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我的确是时常怀想起它们!
(作者单位:《青年文学》编辑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