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造一个绿色兴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4
第4版(要闻)
专栏:改革开放换新颜

造一个绿色兴国
本报记者 余清楚
将军县兴国拥有54名将军、400余名长征老干部。80年代初,由于全县水土流失严重,被列为国家八个水土保持重点治区之一。经过10年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绿化造林,兴国县变了:山变绿,水变清,人们开始走向富裕。
忧思篇: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兴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毛泽东表扬的“模范县”,在80年代初,让世人大吃一惊,这里成了:“红色沙漠”。1980年的调查表明,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9%,全县33个乡、镇、场,就有31个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许多山头沟壑纵横,植被不存,基岩裸露。
兴国人的心情是沉重的。当年辛辛苦苦、肩挑人扛修起来的隆坪乡龙下水库,竟然在不到10年里,被山洪冲刷下来的泥沙填成平地。当年商贾云集、能通过10吨商船的县城码头,18级台阶不见了,平固河床抬高2米多,现在可以涉水而过。全县有1/3的耕地比河床还低。昔日在此打过游击的老红军旧地重游,感慨万分:要是当年像这样光秃秃的山,还能打仗?
毁了山林,穷了百姓。1979年,全县人均口粮才150多公斤,人均收入42元,乡乡都是特困乡。
兴国人是勤劳而善于思考的。当年兴国农民是中国最早觉醒、最早参加革命的一批,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达2.3万余人,占江西烈士总数的1/10。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拂着这个穷乡僻壤。兴国人苦苦思索,寻找脱贫致富之路。他们逐渐认识到:过去穷,穷在山上。荒山不绿,穷根难治。他们痛定思痛,决心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再造一个绿色兴国。
苦干篇:共产党人最讲认真
兴国人从长期封闭、贫困中苏醒了。“苦熬不如苦干”。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兴国老表拿起了锄头,向荒山宣战。1983年,兴国县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更使兴国人民治山治水的热情空前高涨。
兴国领导班子换了一茬茬,但工作重点始终不变。县、乡、村的各级领导,都懂得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一任干给一任看,一任接着一任干。
在兴国县,“不抓林业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治水土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已成为衡量干部的一条标准。
广大群众更为治山治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全县为绿化荒山、兴修水利共投工1.4亿个,植树239万亩,开挖水土保持竹节水平沟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挖了一圈,治山改水所挖的土方等于筑了一座7000公里长的万里长城。一位英国水土保持专家曾对兴国水土流失严重感到震惊。去年他又一次考察兴国后,由衷地说:“只有你们这样负责的政府和肯吃苦的人民,才能达到这样的治理效果。”
老红军战士揭恒田,回到家乡后也加入了绿化荒山的队伍。他干脆把房子盖在山上,率领全家垦荒造林。1990年,年近八旬的揭老,带着一个绿色梦,长眠在自己战斗过的地方。100多亩茂密的山林,成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最后奉献。
10年重点治理,10年艰苦创业,使兴国过去的不毛之地重现一片葱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比1982年下降了52.48%,土壤流失量每年由原来的1106万吨,下降到408万吨,经过治理的24条小流域河床,平均每年下降5至9厘米,多年不见的鸟兽又回来了;山地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8.75%上升到58%,森林覆盖率由33.8%上升到54%,跨进了全省林业先进行列。重要的是,群众在治理水土流失中也治了穷。这个过去穷得叮当响的特困县,已基本解决温饱,1991年人均收入是改革开放前的10多倍。
希望篇:治穷离不开科学
在毛泽东作长冈乡调查的地方,有一座叫凉帽洞的山。长年的水土流失已将表层土剥蚀殆尽,紫色页岩全裸出来,寸草不生。县里科技人员采用爆破方法,垒起梯形坡段,环山开沟,广种草木,培育植被,经数年努力,水土流失现象消失了,100多亩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草遍地、花果飘香的花果山。
兴国人由此增添了信心,并得到启发:只有尊重科学,依靠科学,治山治水才有希望。他们增设了一个水保局,将科学治理工作纳入轨道,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他们同时采取“管好山门,关闭窑门,改造灶门”的措施,先后封掉184座柴窑,96%的农户改用节柴灶,帮助群众建沼气池5643个;发展甘蔗生产,仅蔗叶就解决10万人的全年用柴。
兴国的经验震动了国内外。英、美、日、泰等国家的专家纷纷来这里参观考察。去年10月,全国八个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在兴国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做法。
绿色,生命之色,给兴国带来无限生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