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市场大观:火爆爆燕莎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5
第2版(经济)
专栏:

市场大观:火爆爆燕莎城
本报记者 潘岗
初到北京燕莎友谊商城,商品档次之高令人眼界大开。
出乎意料的是,商场于今年7月1日开业后,国内顾客在这儿购物的劲头也“火”得出奇:开业刚两个月,34英寸的进口彩电,2.1万元一台,国人就买走12台;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羊毛衫,一个柜组平均每天卖出8万元以上。1万多元一只的手表、7000多元一副的眼镜、2000多元一支的钢笔、1000多元一个的腰带扣,每天都有国人来买。统计资料显示,在“燕莎”每日实现的近200万销售额中,大约70%是国内顾客掏的腰包。
向来以谨慎消费著称的国人,缘何进得“燕莎”就这样慷慨地大把花钱?
中央空调,电动扶梯,新落成的大型商场几乎个个都有;微笑服务,送货上门,也非“燕莎”独具。相比之下,“燕莎”倒是有着营业面积大的优势——地上地下共七层,营业面积达2.2万平方米,是全国营业面积最大的零售商店。
面积大,使“商品齐全”成为可能。这里,经营商品达9万个品种,40多万个花色。
面积大,使“购物环境”得以改善。这里,每天客流量十多万人次,可每层营业大厅却绝少见到其他商场人挤人的现象。
“燕莎”80%以上商品开架,摆放商品也讲究疏朗、通透,少掉了一般商场把顾客“拒之柜外”的感觉。
“没有想到中国有这么好的商店。”一位在“燕莎”买了近2万元商品的美国人,临走甩下这么一句话。“这里车有停处,货有放处,东西贵点儿,但都是真货,多花点钱,值!”一位国内顾客如此说。
其实,“燕莎”的成功,除了主观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捕捉到了一个客观机会。
14年改革,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这些“先富者”,对购买高档商品有着更强烈的愿望。“燕莎”坚持经营高中档商品,为顾客创造舒适高雅的购物环境,再加上优质周到的服务,正好适应了这一部分人的客观需要。
经济的大发展,必然要求商业也上一个新台阶。不断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多层次的新需求,刺激消费,引导消费,从而促进生产,应当是商业企业走向市场、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