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改革开放中的农垦上海农垦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东方红农场形成全国最大剑麻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6
第2版(经济)
专栏:改革开放中的农垦

改革开放中的农垦上海农垦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东方红农场形成全国最大剑麻基地
本报讯 拥有31个国营农场的上海农垦,走出农场,利用上海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广开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总收入12.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实现利润473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已占全系统利润的一半以上。
过去,上海农垦的第三产业经营活动基本上局限在农场范围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上海农垦毅然走出农场狭隘的小天地,闯入大上海,参与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竞争。至今,农垦在市区已开设农副产品经营部80多家,销售香粳米、精炼油、瘦肉鸭等有特色的商品,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去年建立的上海绿色食品销售中心和绿色食品总店,一开张就向上海市民推出了上海和全国农垦的近60种绿色食品,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同时还在4个区6个农垦外的商店开设了绿色食品专柜。目前,农垦的工业产品自销率达到80%以上。
在市区办“三产”,首先要有地盘。上海农垦一方面争取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一方面抓住机遇,通过经济手段尽可能地将一些事业单位用房改造成“三产”企业。目前,农垦在市区建立的近500个“三产”网点,有的是通过联营获得的,有的是以重金租用的,有的是通过买商品房与居民换来的。上海农垦总公司建立的3家商场,都是与亏损的副食店、菜场联营的,这样既解决了原来商店的亏损,又扩大了自身的经营。
上海农垦在市区办“三产”特别注意发展别人未搞或搞不起来的行业。如利用农垦商业综合经营的优势,少批量、多品种,扩大了商品的零售和批发业务。新建的居民新村竣工后,商业网点补充慢,他们新增网点100多处,年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他们还主动为市内外大中型工业企业配套供应维修或建设用的生产资料。
农垦物资公司在天然橡胶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销售量从1989年的100多吨上升到1991年的5000多吨,成为上海天然橡胶原料资源的经销大户。(董龙清)
本报讯 广东省东方红农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剑麻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据统计,历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剑麻纤维10万吨,白棕绳9.2万吨,各种工艺品88.4万件;上缴国家资金8234.7万元,相当投资的5.7倍,共创汇18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剑麻产品产量、产值和创汇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5%、23%和40%。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本世纪初引入我国东南沿海种植,人称番麻。由于番麻产量低,一直不受人们的重视。东方红农场的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改良培育,使现在的“东一号”剑麻新品种平均亩产纤维超过200公斤,是番麻产量的10倍,创世界高产纪录。全场剑麻种植面积3.2万亩,占全国剑麻总面积的1/7,产量占1/4。
过去虽有丰富的纤维原料,但只能加工白棕绳,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他们利用自产的原料进行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生产出拳头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现在全场有13座大型剑麻加工厂,生产地毯、制绳、抛光轮、工艺品等13个产品系列,4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工业产值占全场总产值的3/4。(东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