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送瘟神 奔小康血防试点县基本控制疫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送瘟神 奔小康
血防试点县基本控制疫情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要奔小康,先保健康”,我国血防试点工作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采取专业队伍防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形式,经过一年努力,8个试点县(市)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产生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已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已在疫区推广。
江西彭泽县以改水、改厕为突破口,带动血防试点工作,有效地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该县把农村“两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了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发动群众广开集资门路,为“两改”提供物质条件。县上还分别进行试点,推动“两改”工作。
目前,全县改水受益人口达23.9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85%;已建成896座沼气式农厕和2.1万座各式简易厕所。现在全县急性血吸虫病发病人数从1989年的190例下降到今年的20例。
湖南安乡县进行了人畜同步化疗,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传染源、控制流行程度、降低血吸虫感染率。该县有8条过境河流将全县分割为5个大垸,垸内钉螺面积达1.6万亩,垸外易感地带长达182公里,全县70%的人口居住在流行区内,治理难度极大。在卫生部的帮助下,安乡县组织力量,摸清了本县血吸虫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并制订了“1992—1995年综合治理血吸虫病试点方案”等规划,从“大卫生”观念出发,以中小学生和易感地带的干部为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群众提高血防和自我保护意识。全县设立了10个化疗哨卡,由血防、渔政、航监、公安等部门共同负责,集中于9月份对水上流动人口普遍实施化疗,收到明显成效。据专家最近抽样考核表明,全县居民粪检阳性率由1988年的8.6%下降到3.6%,急血病人由1988年的264例下降到今年的15例。
湖北省潜江市则把血防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采用大面积开挖精养鱼池的办法缩小钉螺孳生地,形成良性循环的血防机制。该市还依据疫情分布及现状,制订了3种类型流行区的治理方案,农业、农机、畜牧、血防等各部门也分别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试点,全市血防正朝着纵深发展。今年的人群感染率比去年下降7.43%,病畜感染率比去年减少18.25%,急感病人比去年下降90%,仅28人。
应城市充分发挥“统”的功能,集中人力,大打水利灭螺总体战。参战的7万水利大军在野外搭工棚8000多个,团结治水,如期完成了经长江水利委员会审定的10项工程,不仅大大增强了湖区抗洪能力、提高了排涝效率、改造了当地的低产田,也加快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步伐。居民感染率由10.5%下降到7.5%,耕牛感染率由15.9%下降到12.5%,今年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90元,达到550元。
据了解,江苏高邮市、安徽青阳县、湖南益阳县、湖北江陵县等4个试点县也分别总结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专家们还呼吁加强对血吸虫病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争取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为从根本上控制血吸虫病提供科学手段。
资料
血吸虫是依靠其幼虫发育阶段——尾蚴通过疫水感染人体或牲畜,血吸虫所产的卵又随病人或病畜的粪便进入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再进一步感染。
血吸虫病是人体感染血吸虫后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晚期病人常常丧失正常的生活和劳动能力,危害极大。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血防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80年代末,被控制了30余年的血吸虫病在长江以南的10多个省市又重新抬头。据1989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全国约有150万血吸虫病人,其中晚期病人5.6万人,钉螺面积达35亿多平方米。对此,李铁映同志在全国第三次血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湖区5省和水利、农业、卫生三部各抓一个县,作为国家的血防试点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