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京城大街看牌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京城大街看牌匾
本报记者 卢新宁
12月3日,一支特殊的队伍出现在繁华的西单闹市,来自北京市各区、县长及各街道办事处主任140人在北京市语言文字委员会的组织下来到西单北大街和骡马市大街参加“北京市社会用字规范化大街现场会”。
下午2时,北京市三大繁华商业区之一的西单北大街正是热闹时分,180多个临街门店人流如织,参观的同志沿街边看边议周围的牌匾、广告用字。
这是辽阳春饭店,他们耗资6万元将不合规范的铜字门脸、霓虹灯全部更换了,才有了眼前的这种整洁。
新开业的西单商场北场,曾花费数万元制成铜体镶金牌匾——“西单商场”,一字过千金,后发现“单”字是繁体字;不合规范,重作了一块。
颇有名气的祥云国货精品商场,全国有几十家,独独在北京西单北大街的这家率先把繁体字店名改为简化字。
从西单北大街到骡马市大街,从西单购物中心的知错就改,到菜市口五金批发商店的以简易繁,听着领队同志的解说,似乎每一块牌匾之后都有一段故事,市容队同志负责社会用字的管理人员们则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曲园酒楼和万里鞋店前,许多人停下了脚步。这两家匾额上的“楼”与“万”字显然是拆下繁体字后新换上的,从字体到颜色都与其它几个字不同,然而那整齐、规范的字体使牌匾有了种浑然一体、赏心悦目的效果,博得了参观者的赞扬。
据介绍,1992年北京市对城郊8个区的146条大街社会用字进行了集中治理,使文字规范率达到了98%。这次参观的两条大街已率先成为北京市社会用字规范化大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