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县长的眼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县长的眼光
本报记者 翟启运
1990年春当选为河南封丘县县长的李中恩,上任伊始,就把眼光紧紧盯在教育上。
这年5月,李中恩带领25个乡党委书记到山东新泰、莱芜两地学习集资办学的经验,回来后结合本县实际,印发了“关于办好教育,改善办学条件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县、乡、村重视教育,建立集资办学的领导组织。李中恩自任县领导小组组长,他和县四大班子领导每人率先捐款100元,带动全县掀起集资办学热潮。留光乡谢庄村共产党员任景儒捐献30万元。李中恩亲自登门为他树碑送匾。台胞王希哲先生回乡探亲,他嘘寒问暖,提供便利条件;王先生的母亲有病,他带着医生登门看望,感动得王先生三次为家乡捐资办学56.5万元。在李中恩和县领导的带动下,1990年,全县群众集资办学达3240万元。
李中恩把办学当做振兴封丘的根本大计。为了搞好集资办学,两年间他主持召开了5次县、乡领导及中小学校长参加的现场会。全县400多所学校的教室,他看了个遍。去年11月,他在新乡市开会,为了赶回县城参加县教育工作会议,顾不上吃饭,驱车60多公里,于晚上7点才匆匆赶回县城,按时参加了会议。
他每到一个乡检查工作,都要看一所最好的学校,看一所最差的校舍。在章鹿市乡仝庄学校,对着那所冬不避风夏不遮雨的校舍,他眼含热泪对乡干部说:“我理解你们乡穷的困难,但我请你们也理解下一代将成为文盲的痛苦……”乡干部听了县长的批评坐立不安,他们发动群众,用10万元改造了这所危旧校舍。
封丘县有2400多名民办教师,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们的工资偏低。李中恩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决定从教育附加费中拨出专款用来提高民办教师的收入。
近三年来,封丘县教育集资达5160万元,新建校舍20万平方米,新盖中小学校176所,新盖教学楼102座,全县432所中小学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群众赞誉他为“教育县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