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功乎?罪乎?苍蝇评价有新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功乎?罪乎?
苍蝇评价有新说
提起“嗡嗡”叫的苍蝇,人们的厌恶之感不禁油然而生。可在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昆虫研究所所长薛万琦教授的眼里,苍蝇中不仅有益虫,有的还是“传播美的使者”。
他说,每当春夏季节,在一簇簇鲜花丛中,人们时常看到泛着金黄光泽的小精灵,从这儿飞到那儿,忙个不停,传递着花的千言万语。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当中有70%竟是一种名叫“食蚜蝇”的苍蝇。
说起食蚜蝇,原来它是由让人恶心的厕所中的“大尾巴蛆”演化而来,但薛教授强调,它是一种拟蜂蝇,可以传播花粉,有利于花的生长,而且,这些苍蝇大都生活在室外,对人不构成危害。然而,由于人们对它抱有偏见,往往见了就打,这是不公正的。
苍蝇中种类繁多,其中也有益虫。这是薛教授的又一新见解。这位长期从事苍蝇研究的专家,在其30多年的治学生涯中,已发现蝇类3个新属,2个新亚属,135个世界新种和105个中国新纪录种,涉及花蝇、家蝇、厕蝇、丽蝇和麻蝇等。他说,在他发现的苍蝇新种中,至少有8种是害虫的天敌,属益虫,应予以保护。
谈到灭蝇,薛万琦提醒人们,即使对那些有害的苍蝇的控制也要适度。他说,害虫是益虫的食物,这有积极作用。若杀尽苍蝇,既不科学,又不经济。原先靠它存活的益虫因为没有食物而会变成害虫,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益虫吃益虫,打乱生物链,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薛万琦还认为,即便消灭苍蝇也要讲科学,过量使用毒性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他的培养蝇虫霉烂菌和利用阳光灭蝇方法两项科研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后,将在灭蝇手段上取得突破。新华社记者 李善远 实习生 刘萍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