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黄河三角洲,充满希望的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6
第4版(要闻)
专栏:改革开放换新颜

黄河三角洲,充满希望的土地
王东席守诚
黄河三角洲,一片年轻的土地。由于黄河的泥沙沉积,这里以每年四万亩的造陆速度向大海延伸,不断为我们开拓着可贵的土地资源。东营市人均占有土地七点八五亩,地处河口的垦利县人均占有土地多达十五点七六亩,居山东省之首。目前还有六百万亩土地待开发。
随着油田的开发,昔日的小村庄,经过二十多年,建成了五十多万人口的新兴城市——东营市。
东营市市长李殿魁,对全世界大河三角洲的开发史都进行了研究,并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和黄河三角洲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优劣势。黄河入海口由于泥沙沉积,形成河口的拦门沙,使黄河入海八九年就要改道一次。入海口改道威胁着油田,几年来,治黄科技人员运用工程导流、疏浚破门、巧用潮汐、定向入海的综合治理措施,黄河入海口已有十四年没改道了。治黄专家们预测,采取目前措施,可使黄河现入海口流路五十年不变,甚至百年不变。那样就为开发黄河三角洲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水是胜利油田建设和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黄河三角洲地广人稀,具备建设大型水库的有利条件。目前,只有二点五亿立方米的水库。如果再建十亿立方米的水库,做到丰存枯用,冬水春用,就从根本上为油田的发展和黄河三角洲的全面开发解决了淡水供应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兄弟地区提供一定数量的淡水。
一九八四年破土动工修建黄河海港,改变了黄河三角洲有海无港的历史。东营飞机场也有了一定规模。黄河尾闾的一座大桥,横跨垦利、利津两县。大桥的建成,对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和胜利油田的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昔日的滨州,人称:臭水沟太阳晒,柏油马路黄土盖,新盖的楼房腚朝外,烈士陵园谈恋爱。而今日的滨州面貌已大变,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卫生城”。该市的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活塞生产厂家,他们的产品不但销往全国,还走向世界。CM和FD系列活塞成为美国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首选配件,一九九一年出口创汇四百二十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