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7
第5版(理论)
专栏: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笔谈

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杨启先
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是我国经济改革不可分割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要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将原有封闭型的经济,改为开放型的经济。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至1991年底,累计利用外资约800亿美元,办起了3万多家“三资”企业,引进了先进设备和技术上万项,进出口贸易总额也扩大了5倍以上,按人民币计算,已经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5%左右。这说明对外经济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近十多年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同世界一些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比较,我国的开放还很不够,进展也不平衡。从地区上看,沿海省市开放的程度高一些,广大内地还很差;从产业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吸收外资较多,而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进入还很少,有些行业如商业、外贸、运输、金融和保险等,至今还基本上没有开放。从开放的深度看,我国现在的一些涉外经济体制和管理办法,仍然不太符合一般的国际规范,外汇牌价与市价还存在一定差距,汇率还不能随市场和供求及时浮动。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抓住当前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已有的基础,放眼全球,加快步伐,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首先,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区范围,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要在继续搞好现有沿海开放地区的同时,加快北部、西部、西南沿边地区和内陆省、自治区的对外开放步伐。重点是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飞跃,尽快地把上海建成为一个内地的“香港”,使之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加速广东、福建、海南和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与开发,使这些地区中的一些地方,经过20年的努力,能够达到世界比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积极推进内陆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工作,那些有对外贸易往来传统的地方,应当尽快开放。内陆的一些省和自治区,也要抓紧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这些地区的省会城市,在吸收外商投资时,要实行与沿海地区一样的政策。认真办好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外商参加开发和投资。
其次,要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和形式,更多地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要继续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完善外商投资政策,健全涉外经济立法,为外商投资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有效的法律保障。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和合理的地区及产业倾斜政策,吸引更多外商来华投资,兴办各类企业;并着力引导外资主要投向一些重点行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利于既加强我国经济的基础,又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合理转换。对于外商投资规模大、技术新的项目和产品,可以适当开放国内市场,以更好地引导外商投资向着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扩展,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档次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要逐步突破原有外商投资的某些“禁区”,有选择地允许外商在我国兴办商业、运输、外贸企业和开办金融、保险、旅游与房地产等业务。同时,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开拓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以进一步增加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融合度,有效地带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整体经济素质的提高。
第三,要认真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和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
我国原有的一套外贸体制与进出口管理办法,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相距较大。十多年来,虽然已经作了不少改革,但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仍然很不适应。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特别是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缔约国地位的临近,必须进一步按照国际贸易的规范,认真改革我国外贸体制。重点是,要完善有关法律、政策和关税制度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弱化乃至逐步取消进出口补贴和行政审批办法。对于极少数在一定时间内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也要改进管理办法,尽可能提高其透明度。积极推进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大与搞活外汇调剂市场,尽快建立起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要按照市场多元化的原则,开拓发展新的外贸领域,进一步扩大进出口的规模,提高我国经济中外向型的比重。要赋予更多有条件的工商企业和科技单位从事外贸经营的自主权,并相应放宽企业对外活动的限制,使一大批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能够逐步登上国际市场的大舞台,成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市场的中坚力量。
当然,我们也必须充分看到和估计到,实行和扩大对外开放,对我国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甚至有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冲击。对此,必须积极慎重地处理和对待。
一是在经济方面的挑战和冲击。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同世界的先进水平比较,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整个经济的效率效益也明显较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国际贸易规范办事,将使一大批企业失去传统外贸体制和规定的保护。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局面,从而给一些行业和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但从另一方面看,我们扩大开放必然换来互相开放,也有利于我们利用彼此间的互惠条件,稳定地扩大我国商品的出口,实现国际市场多元化,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这种国际竞争的压力下,还可以迫使我们面对国际市场,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切实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进程,以尽快增强我国经济自身的活力,力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挑战和冲击。人们担心的主要是:由于对外开放的发展,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必然要大发展,人们追求金钱和享受的观念必然增加,从而可能带来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增加;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境外各种人员的进入,一些西方腐朽没落的东西可能进入我国;随着国外资金与技术的引进,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成分会逐步增加。这些方面,如果处理不好,都可能给我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对此,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必须根据不同情况,经过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采取不同的对策。
总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一定要打开国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快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