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发展外向型经济要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东莞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与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7
第5版(理论)
专栏:

发展外向型经济要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
——东莞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与启示
中共广东省东莞市委宣传部
从自身的实际和优势出发,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路子,这是东莞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至1991年底,“三来一补”企业已达5000多家,“三资”企业7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1991年外贸出口收购总值达10.38亿元;1979年以来累计出口创汇20.86亿美元。
外向型经济带动了全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1978年至1991年,东莞的国民生产总值从6.11亿元上升到73.77亿元,增长11倍。13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在20%以上,它不仅高于全国、全省同期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的发展速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选好突破口:从“三来一补”起步,把外向型经济逐步推向高层次发展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东莞市领导在经济建设中,正是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优势所在,从而作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农村有30万剩余劳动力等待着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当时只有少量落后的支农工业、“五小”工业,无法吸纳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适逢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港澳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面对这一情况和有利时机,市领导决定利用邻近港澳、华侨和港澳同胞众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以此作为振兴东莞经济的突破口。
从此,“三来一补”加工业在东莞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遍及城乡。它不但吸纳了本市全部剩余劳动力和外地70万劳动力,而且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仅1991年东莞市收缴的“三来一补”加工费就超过2.5亿美元。全市农民这些年用于开发性种果的投入,累计为2亿多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从事来料加工业的工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昔日的农民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学会了游泳,涌现出了大批具有商品经济意识,会经营、懂技术的管理人才,在东莞的现代化建设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在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取得巨大成就后,市领导又及时地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使外向型经济不断向高层次发展。近年来,东莞以提高“三来一补”的技术含量、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为重点,加强了对引进外资的引导和调控:一是在工业布局上,继续把“三来一补”主要放在镇、区、村办,市一级主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兴办一批技术构成较高的大中型企业,逐步形成一个市办高科技工业、镇办高中层次工业、管理区和村办低层次工业的梯级结构。二是在引进项目的方向上,改“饥不择食”为有所选择,鼓励发展能源、交通、通信、新材料等基础行业,把引进重点放在技术水平高、资金密集和产品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上,限制污染大、效益差、档次低的项目,同时把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努力发展自己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三是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加强管理,对引进项目的规模、中方单位的经济性质、工缴费标准、劳动保护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做的结果是,来料加工新项目的层次越来越高,带有资金和技术密集成分的产品不断增多,企业规模也从小到大。“三来一补”企业也由过去的小型分散转向行业分类集中,逐步形成了几个产业中心。
在积极引进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东莞还努力加强与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使外商的资金、技术、市场,内地的人才、科研成果、资金,与东莞的投资环境、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得到最佳的组合。
创造良好环境:抓好两个建设,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外部条件
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有一个优越的外商投资环境。东莞之所以能不断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是由于市领导较早地意识到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坚持从上到下,花大气力抓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不断获得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
东莞市在抓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导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树立与商品经济、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二是建立精干、高效的外商投资管理机构,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审批签约、一条龙服务,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竭诚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积极做好海外联谊工作,落实侨务政策,调动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支援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开通对外经济联系的渠道。与此同时,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使外商有利可图和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增强了合作诚意。
四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充分尊重外向型企业的自主权。政府的经济职能从过去直接参与决策、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服务于市场和引导市场经济朝健康发展的间接调控,使社会经济的运作进入秩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五是加强法制建设,增强人们讲信用、守合同的意识,并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管理,增强外商投资的安全感。
在硬环境建设方面,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东莞市不断增加投入,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1980年以来,打了能源、交通、通信三个重点战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有70%用于上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总投资额达45亿元。
外向型经济是一种开放度很高的国际性商品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运行机制和国际惯例。谁要想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谁就得遵循国际惯例。为此,我们就要改变长期形成的封闭体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与国际经济运行机制靠拢、接轨。要真正向下放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市场调节,以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优化产业结构: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带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随着外向型工业的蓬勃发展,东莞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1978年到1991年,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由71∶17∶12变为34∶42∶24;产值的比例,由39∶42∶19变为16∶69∶15。这个变化说明,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产值大幅度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萎缩了。相反,东莞市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东莞原是个农业县,著名的鱼米之乡,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潜在的独特优势。为发挥这一优势,东莞市自1980年以来,采取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办法来发展农业。为此,建立了市、镇、管理区三级农业发展基金,每年都把工业积累的30%用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仅1989年和1990年,市一级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就达6440万元,占这两年年度财政支出的17%。增加的农业投入着重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二是用于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三是搞开发性农业。工业的反哺,使农业增强了“造血”功能,获得了自身的增殖能力。目前,东莞农村水利设施日臻完善,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开发性农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种果,先后开发荒山种下各种水果61万亩,年产水果达30多万吨,使水果成了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
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坚持以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为导向,对农业内部结构进行了连续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扶持商品农业的发展。一是调整用地结构,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经济作物的比例,并把经济作物向山上推移;二是发展创汇农业,大力推广和发展“高、精、尖、稀、优、偏”品种,兴建了2000多个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由于商品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农业的效益大大提高。1991年农业产值达22.4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6.7倍;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出口创汇达7078.39万美元;农业商品率达74%。
现代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要求第三产业相应发展。东莞市不失时机地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国有、集体、个人从事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的有3万多户。从事流通服务的农民有10万人。供销系统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000多个业务点。这对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运销,起了重要作用。
东莞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事实说明,发展农村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只要坚持正确导向,以工补农、建农,并促进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转变,就能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有效的加强。
现在,东莞人对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充满信心,感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有奔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