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山西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省地县乡四级形成网络,文教科体宣五位一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8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西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省地县乡四级形成网络,文教科体宣五位一体
本报太原十二月七日电 记者王艾生报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山西省的群众文化出现繁荣发展的好势头。在最近结束的“九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山西省获大奖两个、一等奖两个、优秀奖六个、繁荣奖一个。山西绛州农民鼓乐团演出的《秦王点兵》获大奖,得分为全国所有二百七十八个参赛节目之冠。
山西省的群众文化活动,已形成省、地、县、乡四级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全省现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一百三十个,公共图书馆一百一十个,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一千七百多个。还有服务经营型的各类文化户一万多户。各级群众文化机构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变单纯的说说唱唱为文、教、科、体、宣五位一体的大文化活动,并积极为当地的科技兴农“星火计划”服务。
山西省的群众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本着“发挥优势、推陈出新、保持特色、创作精品”的精神,省文化厅和各级文化部门有计划地发掘、整理、加工、提高,使民间艺术不失传统特色,又具有时代风采。山西省的群众创作和演出群体不断涌现和壮大。如代县的“农民画之乡”、浮山县的“剪纸艺术之乡”、临汾的“威风锣鼓”、绛县的“绛州鼓乐”、定襄县的“高跷秧歌”、清徐县的“背棍”、翼城县的“花鼓”、朔州市“踢鼓子秧歌”、左权县的“小花戏”等。
山西省的群众文化活动,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过渡到社会文化,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文化娱乐体系初具规模。山西群众文化活动与经济贸易活动紧密结合,反映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当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