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历史性的瞬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8
第8版(副刊)
专栏:

历史性的瞬间
宋木文
与所有的十四大代表一样,我在大会期间一个最强烈的愿望,就是能够见到小平同志,有些省、市代表团还专门为此向中央写了信。我还有一个强烈的念头:用自己的相机拍下小平同志与代表们在一起时的情景。尽管我是初学摄影,手中这架相机的许多功能尚未掌握,甚至连胶卷也是刚刚学会装的。
在大会就要结束的时候,代表们的这个共同愿望变得越来越迫切。
10月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2000名代表按照合影的要求排好队形,开始了满怀期望又满怀猜测的等待。5年前,参加十三大的代表们就是在这里实现了见到小平同志的愿望,这更无端地增强了我的焦躁心情。我感觉到,2000名代表的情绪正在暗暗地酝酿着,激荡着。很难设想,代表们的愿望一旦落空,心情将会怎样。
这不是一般的人之常情,这是在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之中,受益无穷的人们对这场变革的总设计师的感戴,也表达着人们对再次见到这位88岁高龄的伟大人物的期待。党的十四大,对于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进一步概括,并将这个理论确定为党的基本理论,把按照这一理论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写入了党章,明确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最好的发展,是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代表们在大会期间形成的共识。可以说,“邓小平”三个字,是整个代表大会的最强音。
快到三点了,还没有得到小平同志是否会来的确切消息。站在我右侧的贾春旺同志灵机一动,招呼负责我们小组联络工作的小郭:“你去那边看看,空着的那排座位上,有没有小平同志的名字。”小郭没有听清,我又用大一点的声音重复了贾春旺同志的话。小郭听清后,机警地转身朝那排空着的座位走去。
小郭返回的时候,人们急切地观察着她的表情。当我们看清小郭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时,立即意识到,有希望了!果然,小郭说:“有邓小平三个字,一侧写着江泽民,另一侧写着李鹏。”我们的心情一下子振奋起来,久久盼望的那个时刻就要到来了!
所有代表的目光都朝宴会厅的入口处望去。那一刻,整个宴会厅安静极了。
小平同志在宴会厅的东门出现了!在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小平同志神采奕奕,步履稳健,缓缓朝着我们这边走来,边走边朝着代表们频频招手致意。大厅里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记者们一下子围了上去,代表们则急切等待小平同志走近,再走近。
2000名代表是成半月形排列的。小平同志先是从左侧沿着代表们排好的队形走来。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就排在左侧,我们第一小组的代表又都站在第一排。我们前面,只坐着一排党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这使我们能够更真切地看到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也为我拍照提供了方便。
当小平同志走近的时候,我立即举起事先准备好了的相机。但是,小平同志前面总有一群退着走的记者,挡住了我的镜头!好不容易“云开日出”,等到一个空隙,我赶忙揿动相机的快门……
掌声,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汇成了海潮般的声浪,回荡在整个大厅。
“小平您好!”“小平同志您好!”……代表们的喊声与掌声汇合一起,气氛异常热烈。使每一个在场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小平同志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全党的地位,在所有党员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几乎是爆发出来的感情,与十四大取得的历史性成果给人们带来的对党和国家光明前途的希望和喜悦之情紧紧交织在一起,使代表们达到兴奋的顶点,使这次代表大会达到了高潮。
小平同志与代表们合影之后,又站起身来,沿着半月形的右侧缓缓走去。他面带微笑,边走边向代表们频频招手致意。记者们呼啦一下,又围了上去。在这时候,我也不顾一切地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带着照相机,穿过空场,挤进了摄影记者的行列。
小平同志看到照相的人这么多,会心地笑了,深情地向大家招手,还不时转过头朝身后的代表们招手。这时,记者队伍中闪出一个空隙,我立刻揿动照相机的快门。可是,偏偏在这一时刻,我没听见快门揿动时应当发出的咔嗒声。而刚才出现的那个空隙,随即又被前面的人挡住了。紧接着,我急不可待地寻找一切时机不停地按动着快门。
拍照的人们越来越多。大会工作人员反复地劝告大家:“照一张就行了。同志们,照一张就行了。”然而,谁也没有理睬这种劝告,仍然一个劲儿往前挤,顽强地寻找着拍照的机会。我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性瞬间,一定要把这瞬间永远留下来。
小平同志绕场一周,前后达20多分钟。当他快要离开大厅时,又回过头来朝代表们频频招手。2000双眼睛饱含着深情目送着小平同志离去。
离开宴会厅,步出大会堂的时候,我和同行的代表们议论着:小平同志会见十四大代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此时此刻,刚才所发生的一切肯定已成为我们这个星球的头号新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