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说“安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8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说“安排”
李忠智
一句话,一个词(即使是很完美的),都可能因为在实际运用中被扭曲而引起相反的效应。譬如“安排”就是如此。在一次评议市级领导班子的小组会议上,有些同志对此就颇有感慨。有的说某某领导人总是存有“安排”人的指导思想;有的说谁谁就是“安排”性的干部;有的说不能把某些部门看成单纯是“安排”人的地方;等等。总之,一提到“安排”就有反感。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
实际上,所谓“安排”有各种不同情况,应作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加以褒贬。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的标准,经过推荐、考核、了解,把那些年富力强的同志“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就是应该肯定和支持的正确“安排”。纵然发生个别不当,在实践中考验、调整、改进就是了。至于另一种“安排”,就是离开党的原则,从个人的好恶出发,照顾关系,照顾情绪,照顾资格。例如:有的同志根本不符合“四化”条件,而且马上就要办离退休手续,还要提拔起来;有的同志根本不懂那一行,仅仅是为了升格而派任,然后卸职享受待遇;有的干部把一个单位搞得一塌糊涂,却又放到一个更好的单位继续做“官”;有的把自己的亲友硬塞进根本不需要人的重要部门……这些就是不正常的“安排”,引起大家的非议和指责是很自然的,也是应该坚决防止和纠正的。在这样的“安排”中,也可能有的条件还不错,基本上能够胜任工作,对这些同志也要关心和支持,不能一概否定。
总之,“安排”正确与否不在于字面上,而在于它的“质”。质正而理顺,质实而事通,方无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