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热闹的高第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9
第2版(经济)
专栏:

热闹的高第街
刘润来
人说:“不到高第街,不算到过广州城。”11月中旬我慕名前往。
来到高第街,只见6米宽的街面被密密麻麻的店铺、摊位簇拥着,留出不足三米宽的通道。市场上人流不断。摊主、店主的叫卖声,买主的询问“打价”声交织在一起;普通话、广东话,还有一些听不懂的地方语种融汇起来,非常热闹。
相传从清朝开始,高第街就经营鞋类、头绳、梳篦、布匹等,但凡婚姻嫁娶,来一趟高第街便可买齐所需嫁妆。很多历史名人也曾居住此街。明代画家李孔修是广东名儒陈献章的高第,故其居住地被称为“高第”,高第街由此得名。
据了解,现时的高第街工业品市场,是1980年10月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广州市第一个工业品市场。共有700多档个体户,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主要经营布匹、鞋帽、服装、日用百货等,商品销售到全国20多个省市。来这里购货的有国内客户,也有港澳台及外国游客,年营业额近30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达400多万元。
负责管理这条街的广州越秀区工商局第八管理所所长何业成向我介绍说,这里的个体经营者都很注意讲究商品质量和信誉,对出售的商品,只要属质量问题,一概包退包换。一个刚成交了200件服装的个体户说:“这里的商品大都货真价实,长期在这儿卖不能砸自己的饭碗啊!”
在一个摊位前,一个姑娘装满了刚刚买下的两大包服装。我上前问道:“买这么多服装放心吗?”她回答:“有了问题我还可以退换。”说罢拉车而去。高第街作为广州民俗风情的一景,浓缩着改革开放中的广州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