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瑞士人为何拒入欧洲经济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9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瑞士人为何拒入欧洲经济区?
新华社记者 张征东
6日,瑞士公民投票以50.3%的微弱多数否决了瑞士加入欧洲经济区的决定。
全民公决的这一结果公布后,瑞士政界和企业界一片哗然,许多人士表示“非常痛心和失望”。联邦公共经济部长德拉穆拉兹称这一天是瑞士的“黑色星期日”。
这次公民投票被看作是“决定瑞士前途”的一次重大行动。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今年5月签署欧洲经济区协定后,作为联盟成员国的瑞士,联邦政府和议会已批准了协定。那么,瑞士公民为何投票否决了政府和议会加入欧洲经济区的决定呢?
首先,瑞士是个永久中立国。这一地位曾使其免遭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瑞士人从中受益匪浅;“冷战”时期,它为沟通东西方关系发挥过重要“桥梁”作用,深受世人赞赏。“冷战”结束后,瑞士中立国作用下降。政府有意改变中立政策,提出加入欧共体申请,以参加欧洲一体化进程,但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前南斯拉夫内战的爆发、难民潮的出现、民族主义势力抬头、欧共体内部的争吵,使许多瑞士人感到茫然。他们担心参加欧洲一体化进程会使瑞士这样的小国失去中立特性和部分国家主权,一旦形势有变,失去回旋余地。
其次,瑞士是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1979年人均产值已达到44760瑞士法郎,近年来人均收入在欧洲也一直高于其它国家。人们担心,欧洲经济区协定生效后,人员、货物的自由流通会使瑞士人的就业机会减少,降低自身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瑞士的中小企业居多,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及农民对开放市场后的竞争存在着某种恐惧心理。
最后,瑞士是个山区小国,传统上有较强的封闭和保守性,尤其是人口占多数的德语区。他们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缺乏足够的认识,也不愿看到经济区协定生效后,欧洲其它国家的大型货车穿越瑞士国土,破坏生态平衡,搅乱他们富裕、宁静、优美的生活环境。
但正如此间舆论指出的那样,许多瑞士人在投否决票时,并没有考虑到由此带来的后果。联邦主席费尔贝指出,瑞士人民的“严重决定”放弃了向欧洲“开放和接近的可能性”。有的企业家认为,否决结果是瑞士自愿孤立于欧洲。(新华社伯尔尼12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