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本报编辑部邀请首都有关方面人士座谈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夏斐夏辉王小川被父母摧残致死事件连连发生,与会者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教育孩子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10
第1版(要闻)
专栏:

本报编辑部邀请首都有关方面人士座谈
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
夏斐夏辉王小川被父母摧残致死事件连连发生,与会者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教育孩子问题
本报讯 记者李宏伟、卢新宁报道:12月8日,本报邀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部分老同志和教育、青年、妇女工作等方面人士座谈讨论“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这个题目引起到会同志的热烈反响。
5年前,青海9岁的夏斐在母亲的殴打下惨死(见本报1987年12月29日三版);今年11月,11岁的夏辉在武汉被父亲绑吊身亡(见本报1992年11月16日三版)之后,沈阳8岁的王小川又被其父踢打致死(见光明日报1992年11月30日二版),也是在今年11月,贵阳7岁的谢晔在父亲烧红的火钩下烫伤20多处(见中国教育报1992年12月5日一版)。这些惨痛事件通过新闻媒介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与会同志一致指出,这类事件虽属个别情况,但现实生活中体罚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妨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教师孙蒲远开会之前对她教的一年级一个班48个学生进行了调查,这些只有6岁多、入学刚3个月的孩子,没有挨过家长打的只有一个。其中27个被父母用棍棒打,18个被脱掉裤子打,20个被脚踢。
与会同志认为,打孩子、甚至亲生父母用极野蛮的方法把孩子吊打摧残致死,反映出在如何教育孩子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应引起重视。比如视孩子为私产,不懂孩子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孩子期望不切实际;教育方法不当、宽严皆误、溺爱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与会同志一致强调,社会应教育年轻的父母,要他们学习、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要学习研究儿童心理学,学会教育孩子的艺术;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荣高棠同志发言中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话说:“解放他们的头脑,让他们自己想;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干;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看;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说;解放他们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与会者共同认为,我们今天如何教育孩子是关系到为下个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家长、舆论界及至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对本报教科文部与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将联合在人民日报上开展“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从夏辉事件汲取的教训”的讨论,与会人士一致表示支持和欢迎,吁请广大读者参加讨论。
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言的有: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荣高棠、曾志、刘英,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丁石孙,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克强,原教育部副部长臧伯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章志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教授厉以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单光鼐,中国少年报编辑部主任、“知心姐姐”卢勤,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史家胡同小学教师孙蒲远,朝阳区家长学校校长李秀珍、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等。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一些发言将陆续在本报发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