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假冒探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08
第2版(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假冒探源
谷声
如今,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已成公害。国务院发出关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通知,经贸办牵头成立了全国“打假办”,舆论界也掀起“打假特别行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假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那么,试问假货为什么能泛滥起来?为什么又屡禁而不止呢?
有人说,假冒伪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泛滥起来的。言外之意,即假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此话当真?我认为不尽然。
不错,搞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假货。但是假冒伪劣泛滥成灾,且屡禁不止,乃至全国名优产品厂家不得不发出呼吁,其原因需要分析。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假冒伪劣产品并非始于市场经济,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开始行凶于市,不过后来愈加猖獗罢了。很显然,搞假冒伪劣产品在社会上有机可乘,且有利可图,甚至可以得大利、暴利,何乐而不为?问题就出在“有机可乘”上,可以说这是今日我国假货猖獗的根由。不少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相当发达,但假货却未见横行于市,这是何故?市场经济并非假冒伪劣之温床和避风港。恰恰相反,市场经济真正发展起来,假货必然会销声匿迹。因为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法律为规范的经济,法制不严,市场就会走向混乱的泥泽,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发达起来。
建立和形成一套严密的防御机制,使市场经济真正发达起来,其关键就是要有健全的法律,执法要严。假郎酒事件的发生就是一个明显例子。西安太阳食品集团公司总经理李照森说:假冒太阳锅巴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眼皮底下批量生产。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虽然抓住了假冒者,最终却不能绳之以法。魔针发明人熊小伟反被假冒魔针生产厂家倒打一耙,被诬陷为“骗子”,受到无理审查,等等。这些事实足以暴露和反映出我国目前法制不严,市场经济尚不够发达所产生的不正常现象。因而,假冒伪劣产品有机可乘,假冒问题也必然屡禁不止。
我们相信,当以法律为规范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就会看到,靠假冒不可能发财,反而会吃“官司”;靠地方保护主义也不可能使经济发达起来。只有老老实实使自己的产品在质量、服务等方面真正具有竞争力,才能拥有可观的市场占有率,财富才会源源而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