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全国已有四百多个县市放开粮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10
第2版(经济)
专栏: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
全国已有四百多个县市放开粮价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 今年我国粮食流通改革按市场取向迈出了较大的步伐。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无论是粮食价格改革,还是粮食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都有很大的发展。在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商业部要求各地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把着重点放在继续扶持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上,逐步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
会议提供的资料表明,1992年是14年来粮食改革步伐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在去年调整粮价基础上,今年又提高粮油销售价格,实现了粮油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粮价和经营放开试点正由点向面迅速展开。现在全国已有400多个县(市)放开了粮价,接近总县数的20%,涉及2亿多人口。
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个以国家级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农村初级市场为基础的三级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目前省级区域性批发市场已有11家,今年1—11月,已开业的8家批发市场成交粮油总量达430万吨。
随着粮油购销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价格补贴大幅度减少。1—10月份粮油购销差价补贴比去年同期减少138.4亿元,抵补国家储备粮油费用利息增长因素后,仍比去年同期减少补贴95亿元。议价粮油亏损也大幅度下降,1—10月份全国议价粮油经营亏损比去年同期减少11亿元。
商业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指出,粮价放开不是撒手不管,不是不要主渠道,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绝不能放松。改革一定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积极稳妥地进行,总的原则是统一政策,分类指导,分省决策,逐步推进。要结合当地不同情况,在充分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和各项保证、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制定方案。为了使国家能掌握一定的粮源,需要采取种种优惠办法和倾斜政策,支持主产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定购任务,一般采取保量不保价、价格随行就市的办法。即使取消了定购任务的地方,也要和农民签订合同,积极收购粮食,以利于掌握稳定的粮源和保护农民的利益,给农民提供正确的信息。
(潘岗 廖亚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