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体罚孩子是无知无能的表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1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编者的话 本报以“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为题设专栏开展讨论。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夏斐、夏辉、王小川等小学生被父母摧残致死事件接连发生,引起了社会的震动,希望通过这种讨论,促进全社会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祖国的花朵,不要再发生类似的悲惨事件。
这是因为,体罚、殴打孩子,仍是家长(包括一些教师)相当普遍的教育方法,信奉所谓“不打不成才”这种落后的、低能的老传统,希望通过讨论,促进大家学习儿童、少年教育心理学,提高教育孩子的本领。
这是因为,殴打、摧残孩子的背后,涉及到教育工作中的一系列深层的问题,希望引起各方注意,比如,我们应为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小就应注意怎样引导孩子?家长、学校对幼小的孩子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合理不合理,可行不可行?教育者(父母、老师)应当思考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接受再教育?
当然,这一讨论,还将涉及教育孩子的多种问题,比如,把独生子女当作“小皇帝”娇惯的,近年来更加普遍,如何办,也属于这次讨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希望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都能多多关心我们的下一代,踊跃投稿,参加讨论。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愿与本报教科文部联合举办这次讨论,我们表示感谢。
来稿请寄本报教科文部,邮政编码100733。
体罚孩子是无知无能的表现
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教师 孙蒲远
年轻的父母们,请你们抽空看看孙蒲远老师的这篇文章。这对你们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会有帮助的。——编者
新闻媒介连续报道了几例家长体罚孩子致死的惨痛事件,大家很是震惊。实际上,被体罚的孩子很普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不懂什么是教育,更不懂应该怎样教育,他们误以为体罚孩子就是“严格要求”,是使孩子成才的“必要手段”。近日,我对我教的班上的4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才一年级,6岁多,刚上学三个月。调查结果是:挨过家长打的47人;其中有27人是被用棍子打的(木棍、铁棍、笤帚把、尺子),18个孩子是脱了衣服打,25人被拧(腿、屁股),20人挨过脚踢,15人犯了错误被罚过不让吃饭。挨打原因:23人是因学习上的问题,24人是因家长让学弹琴、画画、书法、外语不想学或学不好,18人是因为淘气“不听话”。
从古到今,打自己的孩子似乎天经地义。今天,国家虽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很多家长还是认为打自己的孩子是自己家的事。打的结果怎样呢?我在北京市家教咨询中心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来咨询的家长一般都是对孩子教育已经束手无策了,才想起来问问。当我问起:“平时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家长往往这样说:“我们是真管,整天说他,也没少打他,就是不管事。”
我得承认,打孩子是教育方法的一种,但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最落后、最下策、最没水平、最愚蠢的教育方法。因为,你打的是孩子的皮肉,伤的是孩子的自尊,摧残的是孩子的心灵。体罚孩子的现象这样普遍,是我们家长素质差的表现,是家长文明程度差、教育水平低的表现,它提醒我们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提倡精神文明。
家长们不知道,当代孩子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见多识广,敢想敢干敢说,再加上独生子女在小时候受到各方面的百般宠爱,顽皮、淘气是肯定的,应从小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孩子的淘气行为是好奇心所致,说不定是创造思维的反应呢!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要有科学的方法,要因材施教,要懂得儿童心理学。孩子不爱学习,打是打不出兴趣的。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认识到,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是不是就可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一想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
今天,不光是家长,学校教育也很难做,感到孩子难管。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1、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其一是仍按教育多子女的方法来教育独生子女,势必会有不切实际的地方;其二是我国在经济上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而教育还是照旧走自己原来的路。老师们习惯于生老病死都依靠国家,不需要什么竞争意识。这样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和自主的精神?
2、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存在问题。家长重智不重德,孩子学习差点要挨打,可对他们精神上存在的弱点却视而不见,不重视教育,反而一味迁就,百般溺爱。现在不少孩子怕吃苦、不会劳动,也没有劳动的习惯,很少为他人着想。多数孩子处理问题总习惯“以我为中心”,对同伴毫不谦让。将来走向社会,难以与他人协作,心理上肯定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
3、随着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进来了,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人们对金钱的看重也影响着青少年,使学校的教育几乎与社会脱节。
我以为夏辉事件引起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如何在全面育人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个性;怎样发现与发扬孩子的闪光点;如何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什么样的妈妈是好妈妈,什么样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怎样“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