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深刻的社会根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1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深刻的社会根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戴可景
夏斐、夏辉、王小川等事件的悲剧不仅仅反映了教育孩子的方法问题,还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它反映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一、人口压力过大,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需求。教育经费短缺。
现在中、小学生的父母们就存在着受教育先天不足的缺陷,人口多,教育经费不足,导致教育设施好的学校少,在教育制度上便有了重点大学、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甚至还有重点幼儿园。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能上重点学校,不顾一切地追求孩子的考分,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的痛苦,甚至到了触犯法律的地步。
二、家长素质低。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有些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低。所谓素质高低,并不能只用受文化教育年数作为指标来衡量。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的修养,除文化程度外还需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包括心理素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法制观念、好的性格和情操等等。因此,要成为合格的父母,教育好孩子,家长本身应先受教育。
三、师资素质低。
同样,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的种种原因,我们的中、小学校师资不足,素质偏低。长期以来教师不被尊重,工资待遇低,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当中学教师,更不愿当小学教师。因此有些学校教师本身的文化、教育水平有限。60—70年代初中毕业就当初中教师的也大有人在。一般来说,他们不仅自身文化、知识水平有限,而且缺乏教学经验。有些教师为追求升学率,保全个人的名誉,可能会用一些不恰当的办法迫使学生追求分数,强求家长进行“合作”等等,这也往往是迫使家长对孩子采取过激行为的因素之一。
四、社会转型期可能产生的问题。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追求经济效益,搞活经济,这是一件好事。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的目光转向重视经济,向钱看,看个人的地位,看个人的发展。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未来的发展上,不惜一切代价为子女的未来投资,但却忽略了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