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党的十四大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12
第5版(理论)
专栏:

党的十四大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
郑必坚
(续11日五版)
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这些企业改革获得成效的,原因很多,关键的一条恐怕也还是相当程度的“市场取向”,即相当程度的面向市场,发挥市场作用。这些,这里不多讲了。
(十六)总之,这段历史,使我们许多观念不能不发生深刻变化。诸如“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标志是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重要体现”等等曾经被奉为天经地义的公式,再也无法令人完全信服了。由此而有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历史性文件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是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这两个长期被认为格格不入的东西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了。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高兴地称赞这个文件,是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从1984年到今天,市场调节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某些领域实际上起到主导作用。现在我国农业生产已基本上在国家政策和计划指导下由市场调节。工业生产中,国家指令性计划部分只占总产值的10%多一点。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家定价部分只占10%,基本由市场调节价格的部分占90%。工业生产资料销售额中,基本由市场调节价格的部分也已占到70%左右。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几省,经济发展也最为迅速。长时间的实践从多方面证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前怕狼、后怕虎”是没有根据的。
(十七)当然,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过是开了一个好头。至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就还差得很远。大文章刚刚破题,洋洋洒洒还在后面。十四大报告在界定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这样一句话是很重要的:“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方面是强调市场,强调要把市场作用提到“基础”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强调发展市场经济决不是取消社会主义国家的作用,相反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所要做的四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逐步展开。不仅要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去落实,而且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落实。
比如农业就是一大行业。中央、国务院总的方针是放开,但又只能稳步进行。即以粮食放开而论,就要有周全的安排。一不搞全国统一行动,而是分散决策,分省推进,逐步放开,平稳过渡;二是允许先放开价格,不放开数量指标,继续保持定购数量,还有保护价格;三是对放开的省份在几年内继续保留财政补贴和粮食定购优惠;四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完善中央、地方多级粮食储备体系,建立多层次粮食风险基金;五是还要加强对商品粮主产区的扶持。
至于怎样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大中型企业搞活?怎样利用市场机制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怎样利用市场机制发展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怎样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市改造和建设?怎样把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对接?以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究竟如何?等等,都是有待探索和解决的十分重大的问题。
此外还有些现象也很值得研究。比如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多年不见的丑恶现象、歪风邪气冒出来了。能不能都挂到市场经济的帐上?其实,这些东西封建社会就有,甚至奴隶社会也有。今天它在一定条件下冒出来,要求我们加强法制,加强教育,逐步把这些丑恶东西缩小直至消灭。打击这些丑恶东西,决不意味着要限制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恰恰相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十八)与实际工作的推进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也需要相应地深化和拓展,并非十四大报告讲了道理就只剩下实际工作任务而无需再作理论的探索了。十四大报告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这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要分姓“资”姓“社”,而是强调指明我们的市场经济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我认为这个条件问题很重要。看来需要作如下四层分析:一是一般地说,市场经济的含义无非是企业(法人)自由进入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市场竞争,经济活动受价值规律调节。二是特殊地说,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竞争仍是基本的,但又是不完全的(所谓“不完全竞争”),计划因素和资产阶级国家的调控作用不容忽视。三是再特殊地说,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和经济国际化及地区集团化的新条件,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更加显示了一系列重大新特点,包括市场领域的空前拓展,市场规模的空前扩大,市场机制的更加成熟,以及国家调控和各发达国家联手调控的作用等等。四是更加特殊地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既参照前述三个历史阶段市场经济发展所反映的客观规律和经验教训,又按照中国条件,逐步形成自己一整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理论、政策和办法,就实在是一门有待长期艰苦探索和创新的大学问。(十九)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究竟什么才是推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最深刻最持久的内在动因呢?或者说,“秘密”何在呢?无疑地,思想作用是巨大的,路线作用是巨大的,各级干部努力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归根到底,在所有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通过体制改革,广大劳动者和企业的活力进一步解放出来了。亿万商品生产者自主权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是保证这种活力得以不断解放的最深刻的基础和内在动因。今天谁只要到中国城乡市场走一遭,到沿海开放地带走一遭,到遍布广大农村和市镇的乡镇企业走一遭,就会十分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不是什么抽象概念、空洞公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广大普通人们的生活,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质利益!
(二十)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活跃的基础上,中国活跃起来了。
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5月的一次谈话中,针对“左”倾错误导致的长期停滞和缓慢发展,这样说过: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做一点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七八年开始到现在,这八年是我们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走了第一步。你看,邓小平同志在这里用了这样一个分量很重的提法——“中国真正活跃起来”!
同年6月,邓小平同志又以极为高兴和欢迎的语气,强调指出: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经营,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使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联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究竟是活跃起来,还是死气沉沉?究竟是搞活,还是管死?这一点,至关紧要,甚至决定一切。中国的社会主义,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经过14年的发展,成为开始真正活跃起来的社会主义。
(二十一)正如十四大报告所说:“十四年改革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摆脱了许多思想上和体制上的禁锢,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拥有11亿人口的中国正在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在这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是一个重大概括。这个概括,是要透过今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广大复杂现象,经过连贯起来的思索(连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建国43年,再加上苏联70多年),加以分析综合,方能得出的。不然的话,面对复杂现象,也可能只看到某些混乱,于是得出结论说:乱得很呐!列宁有一句名言: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我认为十四大报告的上述概括,是对列宁这个提法的继承和发展,而就内涵来说则是一个飞跃。
(二十二)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决不仅是经济问题,而确实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能否富有活力的头等重大的问题。还可以作这样一个历史的比拟: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突破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观念,高高举起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正确纲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亿万农民的革命力量,依靠农民这个主力军,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翻三座大山;那末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又突破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观念,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推动改革和建设的关键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和持久地调动起我国经济的内在动力,调动最广大劳动者在市场经济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向科技革命进军。这两件事都是新东西,马克思书上没有过,而且都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究竟走一条什么样具体道路的大问题。乍看起来,怎么回事?颇有一点离经叛道的味道:既然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怎么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农民作为主力军呢?既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怎么能够把市场经济作为关键环节,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呢?可是我们党,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突破前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我们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就表现在这里。
可以说,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这14年所贡献的最有价值的新东西,说到底,就在于贡献了一个开始真正活跃起来的社会主义。再放开来想,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来说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五、关于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最新概括和科学评价
(二十三)十四大报告的又一重大特色,或者说最重大贡献,就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新的概括,系统阐述,科学评价,从而把这个理论比较完整地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并且经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郑重地确定为长期指导我们思想和工作的理论基础。
(二十四)这里着重领会三点。
首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由来。
这一套理论由何而来?当然是由实践中来,主要是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伟大实践中来。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思路不是偶然出现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同时对国际经验教训和当代世界最新发展进行冷静观察的结果。
正因为这样,十四大报告关于14年中一系列重大决策(14项,加上后面所列“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及“一国两制”,共为16项)的郑重结论,就显得尤为必要。邓小平同志在报告起草开始时就指出,要像历史决议那样,首先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二十五)其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十四大报告的提法是:“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报告还说:“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报告还简略提及“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就和曲折,并指出“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
以上这三段话结合起来,我认为是完整地表述了党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的科学评价。
这里,包含着正确处理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1、提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同时又提“继承和发展”。这就比较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列、毛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关系。
2、提出“比较系统地”,同时又提“初步地”。“系统”,是指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初步”,是不搞封闭,不搞绝对,强调还要“在实践的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3、提出“邓小平同志的”,同时又提“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又如实地和明确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的历史性重大贡献及其与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关系。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在报告起草过程中强调指出了个人贡献是在集体智慧基础之上。
4、提及“《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同时着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针对“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这就比较得体和适度地反映了这个理论的中国特性与普遍意义的关系。(二十六)第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
十四大报告强调了实践标准,又强调了“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从而把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战略放到真正符合国情和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
这里我只想着重强调一下,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同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的思考,是坚持、恢复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过去,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在我们的理论教育和宣传中,通常都没有把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或者没有突出它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愈益深刻地指明必须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他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共产主义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同时明确指出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发展生产力。他提出“根本任务”问题,提出“根本标准”问题,尔后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样,他就把生产力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又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更加紧密联系起来了。完全应当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全面的认识和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贯穿全盘的一条主线。(二十七)还有必要稍为展开说一下,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近一个半世纪,伴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本身的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间可以分为若干阶段,而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十四年,无疑是开辟了一个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标志的极其重要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特色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人们看到,我们党关于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重大发展。同过去那种把社会主义阶段看得比较短促,急于向“高级的”、“纯粹的”社会主义乃至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有了很大差别。我们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指出这个阶段至少要上百年,承认这一阶段上的多种所有制的重要意义,并且承认这一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形态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侧面。与此同时,世界形势由革命高潮转入很可能是长时期的低潮,资本主义不仅稳下来而且在许多方面咄咄逼人,这又使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也在向着更加深化的方面发展,并且确定了关于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的重大方针。这是又一个侧面。这样两个侧面,都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上始料不及的。这就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或者说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决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不仅一次完不成,二、三、四次也完不成。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实是开始了一次新的飞跃。这次飞跃还没有完结,还应当而且必然在今后长时期中继续深化和拓展。
(二十八)这里可能发生一个问题。一些同志会想,历史是不是在后退?过去讲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现在却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其实究竟是后退还是前进,要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许多事情,形式上似乎是后退,而实质上却是真正的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政策真正符合实际了,这样才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才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这正是中国能够在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局势剧变中站得住的最坚实的基础。
(二十九)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必须坚持,但是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就是发展的,现在马克思主义必须继续发展,也必能继续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所说的:“这次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在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他在1989年时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用新的思想观点来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你看,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要的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就尖锐地提出了一个什么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很发人深省的。
(三十)走过了艰难曲折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社会主义能够充满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和路线。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套,没有另外一套,能够解决国家前途和命运问题,只有坚持这一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不然的话,就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学习十四大文件,就要达到这个共识。
我认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更能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说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深刻含义。
同样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系统阐述和科学评价,又将使这次大会成为一次在思想理论上具有长远影响的大会。(三十一)最后再回到开头所说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十四大报告着重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又一次伟大革命”。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认真领会的。
“革命”是一个大字眼。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它是意味着最崇高,最庄严,最能够强有力地体现我们的远大理想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的东西。那末十四大报告所说“又一次伟大革命”,是什么样的具体历史含义呢?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体制的改革,二是指我们从事的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说体制改革是“革命”,因为这场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新型社会大变动。它对于完善和发展人类历史上刚刚诞生几十年的新兴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说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革命”,因为这个伟大事业要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约1/5的大国中充分显示出来。这同时又意味着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永远不称霸,并将能够为亚太和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所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发达国家,那就了不起!”
完全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实现之日,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命运问题最终解决之时。
宣传十四大,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树立起这样的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