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南京大学综合改革的基本做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14
第1版(要闻)
专栏:

  南京大学综合改革的基本做法
编者按: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多方面改革的实践,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把这些成果积累起来进行研究总结,予以理论上的概括,对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我们希望有这方面成功经验的高等院校向本报赐稿。
南京大学1988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高校综合改革试点,1991年又被确定为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他们大胆实践,有不少可喜的成果。本报曾先后几次进行了一些报道。今天的这一篇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南京大学作为综合试点单位的多方面经验,供参考。
近十多年来,南京大学认真探索办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新路子,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改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学校管理等方面都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
1983年起,南京大学逐步推行了一些单项改革,初步调整学科结构,重组科研力量,改革教学方式。1988年,南京大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后,重点抓了包括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办学主体改革。1990年,学校针对管理滞后的状况,着手进行包括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办学保障体系的改革,理顺关系,转换机制,挖掘办学潜力。1991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高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保障体系的改革更加正常、扎实地拓展开来,同时,整个综合改革朝着全面、系统、配套的方向逐步深化。
南京大学在改革中,紧紧围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主题,坚持做到:第一,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逐步建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以新的思想去指导改革和办学的实践。第二,着力建立新的机制。改变旧的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趋势的新机制。第三,加强党组织对改革的领导。学校党的工作紧紧围绕改革这个中心,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第四,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按办学规律办事,注重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不断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把改革推向深入。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好办学主体改革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南京大学针对学校基础学科专业较强、应用学科专业相对薄弱的状况,依据“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原则,积极进行学科调整和改造。1988年开始,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承受能力,以老学科为依托,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内涵改造,有选择地新建了中文秘书专业、文献情报专业、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等一些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对法律学、计算数学、原子核物理、经济地理学等22个专业的培养方向进行了调整,新增了近百个本、专科人才培养方向;对宗教学、考古学、数理逻辑、放射性矿产地质等17个专业实行隔年招生或暂停招生;对社会需求量大、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则适当增加招生人数,新设了国民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第二学士学位和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最近又开设了国际金融、国土规划和房地产开发等新的专业。为了发挥学科的群体优势,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南京大学初步建立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1988年成立了医学院、国际商学院、法政学院,1992年3月又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技术科学学院。目前,全校有8个学院、26个学系、62个本科生专业、80个硕士生专业、40个博士生专业,18个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调整后的学科专业结构,在拓宽口径、增强应用、趋向前沿、发展高新技术和进一步综合化等方面得到一定优化,初步形成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现代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按照“两类人才,四个面向”的要求,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方面,发挥学校优势,培养一定数量(约占招生数1/4)高质量、富有特色的从事基础研究和高等教学工作的基础性人才;另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培养从事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应用性人才,目前,这类专业约占招生数的3/4。为加强高级人才的培养,学校积极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搞好学位课程建设。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注重拓宽和深化其理论基础,强调对学科前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加强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使其成为优秀的基础研究型人才;对硕士研究生,则通过增加其研究方向上应用背景和前景的内容,提高交叉学科的比重,使其成为适应高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还重视完善“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三元”教学模式及相应措施,积极推广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制度,不断增强教学的综合性和人才的适应性。
南京大学充分利用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根据社会需要,适度开展计划外的委托培养、自费生培养、定向培养和短期培训,认真办好干部专修、夜大、函授、自学考试、大学后继续教育等成人高等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十多年来,先后开办了40多个专业,培养各类成人毕业生1万余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5万余人。南京大学还采取与企业、科研机构和有关部门联合办教育、开展咨询、科研等形式,扩大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增强办学活力,为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科技服务。今年以来,学校又相继成立了新闻宣传教育实践联合体、证券咨询公司、跨国经营研究培训中心、广告业务人才培养公司等。
(三)改革科学研究体制。国家科研拨款制度改革之后,南京大学积极支持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走向社会,多渠道地承担科研任务,广开科研经费来源。十余年来,虽然国家下拨的科研事业经费逐年减少,但由于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加,实际科研经费逐年增多。1990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额突破2000万元,是1979年的5倍。在科研体制改革、科研经费仍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注意调整科研方向,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科研课题。优先支持有重要应用前景、处于学科前沿和国际水平的课题,优先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课题,优先支持青年学者的创新课题,特别注意把一些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可能在短时间里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来抓,从各方面给予扶持。1990年前后,学校选评确定的20项校级重大课题,通过积极支持,实行动态管理,鼓励竞争,目前绝大部分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学校还注意加强重点科研机构的建设,调整科研力量,搞好协作攻关。先后建立了6个重点研究所(室)、14个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机构已经逐步成为能代表国家一定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科研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全校的科研工作。十多年来,南京大学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攻关任务110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12个,接受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350项,争取国家科学基金、教委博士点基金450项。仅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约5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92项,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国家“星火”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14项。
三、以校内管理体制为重点,搞好办学保障体系改革
(一)突出重点,改革人事制度。南京大学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着重抓了定编、定岗、定任务和实行人员聘任的“三定一聘”工作。学校按照教委规定的校本部教职工、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人员定编,实行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相结合、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十年发展规划和“八五”期间的任务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立岗位,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在此基础上,依据岗位、任务和德才表现,实行全员聘任:工作量饱满、质量符合要求的全聘;工作量达到2/3、不满全额的半聘;低于2/3的缓聘。并相应制定单位评估标准、分级考核体系和学期、学年考核制度以及续聘、奖励标准,定期对聘任情况进行考核。安排好下岗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对从教学科研单位下来的,鼓励其转向成人教育、科技开发、教学辅助等岗位;对从机关下来的,安排充实基层、承担新任务、开展服务工作等;对因病或接近离退休年龄而被缓聘者,则采取给予适当生活补贴的办法进行妥善安置。通过推行这项改革,较好地优化了队伍结构,增强了教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双轨分配模式。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双轨运行的分配模式,调整收入结构,提高教职工待遇。校内津贴包括岗位任务津贴、专项津贴和奖励津贴。按照岗位、职务、工作的数量、质量,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任务津贴。专项津贴主要用于骨干教师,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和主要成员、学校重点科技开发项目主持人和骨干人员。奖励津贴主要用于奖励每学年受聘人员中的成绩优秀者,对在教学、科研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校内分配根据聘任期的评估、考核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各种津贴随每人的岗位、任务、工作质量、贡献大小而相应变动。学校还建立了正常的校内工资晋级制度,凡全聘人员在四个学期的任期内,每次考核都达标的,晋升校内工资一级,并可作为本校离退休工资的基数长期保留。实施这些激励措施,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三)精简机构,理顺关系,转变职能。首先,明确职能,分类调整。对人事、教务、科研等管理型部门,进一步明确其职责范围,转变职能,减少层次;对服务经营型部门和单位采取企业化管理的办法,鼓励其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对校办产业等经营型单位完全按照企业的办法进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次,精简机关部门,压缩机关管理人员。结合“三定一聘”对机关党政管理干部进行合理精简,在去年压缩10%的基础上,今年又压缩了10%。目前,该校党政管理干部的人数明显低于其他同等规模的高校。
四、面向主战场,推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
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学校先后成立了“应用物理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应用研究机构。积极支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特长的研究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注意将基础研究学科向应用研究方向延伸和拓展,主动积极地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鼓励广大研究人员深入实际,积极从经济建设第一线选择研究课题,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学校每年从国家划拨的自控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苗头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研究课题。1979年前,该校每年鉴定的应用研究成果仅7—8项;现在增加到每年70—90项,并有不少成果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学科优势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协作,办好科技产业。学校先后创办了13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中试基地。自1985年国家实施专利制度以来,学校共申请专利165件,授权102件,已有66件得到实施。从1982年到1991年底,学校与地方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16份。学校生物化学厂开发生产人尿生化制品“尿激酶”,年产值2400万元,利润730万元,年创汇500万美元,并协作组建了分布全国20个省市、由110个生产点组成的“南京大学生化制品生产联合体”。化学系与溧阳茶果厂合办的康达化工厂,其主产品硅橡胶偶联剂的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每年从化工厂返回化学系研究经费10—12万元,已形成了科研与生产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收益的良性循环。
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根据江苏省“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发展战略,南京大学把同苏北地区的科技协作列为学校的重点科研工作。目前,学校已同苏北13个县签订了多项成果转让或科技开发合同,并承担了黄淮海平原的科技开发任务。在支持省会城市南京振兴经济过程中,学校除参加了熊猫电子集团、中山集团、电工电子集团等大型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技术集团外,还向南京市转让了多项科学技术和新技术研究成果。如南京大学物理系同南京医疗器械厂联合生产的20MEV医用直线加速器,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样机在江苏肿瘤医院运行6年来,医治病人4000多人次,其质量可与世界名牌“西门子”产品媲美。
南京大学的综合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做法也在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中推广。目前,全校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综合改革方案及配套措施,推进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努力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初视察南大时提出的“把南京大学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和富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中心”的宏伟目标。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