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长期的艰巨任务 光荣的历史使命——在甘、青两省考察扶贫工作时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14
第2版(经济)
专栏:

  长期的艰巨任务 光荣的历史使命
  ——在甘、青两省考察扶贫工作时的讲话
  田纪云
 这次我到甘肃、青海来,主要是看看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看望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这些天,先后到了青海省的河东地区,甘肃省的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地区。看到这些地区,在甘、青两省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生产条件有了一定改善,经济发展也比较快,原有的贫困人口大多数解决了温饱问题,心里很高兴。为此,我对常年在贫困地区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对为改变贫困面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广大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这里,我根据看到的情况,并联系全国的扶贫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十多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翻身解放、脱贫致富,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一贯政策,也是人民赋予我们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扶贫工作。
甘肃、宁夏两省区的“三西”地区是全国集中连片的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素有“陇中苦甲天下”之称。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行的区域性扶贫开发工作,1982年首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
1986年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全国性的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展开。
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无论是“三西”地区还是全国的其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从全国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25亿人降至0.27亿人,下降了78.4%。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331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208.6元增加到377.7元,近50%的县超过400元。
从“三西”地区来看,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户,由原来占总农户的75%下降到10%。青海省贫困户由原来的42.9%下降到10%以下。
总的来看,到1991年,全国贫困地区基本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七五”末期解决贫困地区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的目标。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在抓改革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不忘扶贫嘛!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老革命根据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的根本宗旨和光荣传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欢迎。贫困地区的人民有口皆碑,说这是共产党的一大德政。历朝历代解决不了的问题,共产党解决了。国际舆论也是很好的,认为我国政府为帮助最落后农村地区摆脱贫困作了很大努力,是相当成功的。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下一步的扶贫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还有2700万人。解决了温饱,但还不稳定的约有6000万人。加在一起,就是8000多万人。而且至今没有解决温饱的那一部分人,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部分居住在耕地资源贫乏、水源困难的石山地区,地处边沿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大山区和荒漠地区。其中又多是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贫困地区是扶贫的难中之难,是硬骨头。这就是说,下一步的扶贫工作进入了最艰难的攻坚阶段。进一步说,即使贫困人口全部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任务。因此,我们说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光荣的历史使命。二、今后扶贫工作应坚持的方针政策和做法
90年代,要在全国加快改革,扩大开放,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建设搞上去的总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尽快实现稳定地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逐步脱贫致富。
1、继续坚持开发扶贫的方针。这就是说不要采取那种单纯生活救济的办法,而是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必要的扶持下,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走依靠群众发展生产,发展商品经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脱贫致富的道路。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方针是成功的、正确的,今后要继续坚持。
2、国家对贫困地区继续在资金、物资、技术上给予支持,实行优惠的政策。这些年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的扶贫资金,到目前为止,包括财政拨款、贴息、低息贷款,每年投放45亿元左右。用粮、棉、布和中低档工业品实行以工代赈,累计已有43亿元。农业综合开发中也包括有一部分贫困地区。国家的支持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财政、金融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还应在资金上适当增加,继续给予支持。最近国务院决定“三西”农业专项建设资金再延长投放10年。同时又批准了一个新的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的计划。
如何把扶贫资金用活、用好,充分发挥效益,关键是要加强项目管理,用发展经济的办法扶贫,不能平均分钱。有一些资金要实行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回收的资金,一定要继续用于扶贫。
对已经脱了贫的贫困地区,原来的扶贫资金可以适当抽出一部分,增加到困难比较大的地区,增大这些地区的投资强度。
扶贫资金一定要用于扶贫开发,使贫困地区受益,不能随意挪用和转移到其他方面。
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走自己开发脱贫的路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资源条件,要从实际出发,各选各的突破口,各走各的致富路。“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另找出路”的思路要开阔些。副业、工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劳务输出等,都是出路。
一般来说,都要在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上下功夫。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一口人建设半亩到一亩的稳定高产农田,一户有几亩的经济林,或几头牛,一群羊,就可以稳定地解决温饱。
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基础上,面向市场,搞加工业,走“种养加”相结合的路子。有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地方,要发展多种经营,兴办乡镇企业,把脱贫致富的路子拓宽。
兴办乡镇企业,要立足自己的优势和条件,发展拳头产品。一村一品,一村几品,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内到外,系列发展,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办乡镇企业要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同未来的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
4、实行科教扶贫,大量培训人才。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扶贫开发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人才,人才培训靠教育。这是各地扶贫工作的基本经验。
扶贫开发主要是发展商品生产,都要讲求优质高效,这就需要推广先进技术,培训大批人才。
农业科技部门、农业等大专院校,在这方面要多做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把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同时,要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改变贫困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况。坚决实行优生优育,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一定要避免近亲繁衍,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痴呆傻人生育。安徽省金寨县的经验很好:“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个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
5、继续实行对口支援,发挥全社会扶贫济困的作用。这些年来,各级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大专院校、工矿企业、民主党派、人民解放军等方方面面都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受到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央国家机关参加定点扶贫工作的已经达到82个单位。
社会各方面的扶贫,除了力所能及的财力、物力支持外,主要是发挥部门的优势,搞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出主意、想办法,提供信息,“当红娘”,帮助牵线搭桥,发展横向联合,提高开发项目的成功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些都是扶贫的路子。近两年,这方面又有新发展,比如江苏与陕西南部,山东与陕北,实行干部对口交流。也是对口支援的一种好形式。以上这些做法,都很好,要继续坚持。
6、大胆启用能人,放手发展个体、联户、私营和股份合作经济。贫困地区之所以发展慢,除了历史的、自然的等多种多样的原因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才政策放不活,所有制形式放不开。
扶贫开发,一方面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路子要更宽一些,要放手搞东西联合,放手搞外向型经济,放手发展第三产业,放手发展个体、联户、私营、股份合作经济,放手使用能人。否则,不仅起步难,即使现在已经办起来的,也将步履艰难,难以腾飞。
在放手使用能人方面,除了请进来,派出去,争取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等方面的对口帮助外,更主要是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大量启用农村中有各种专长的能人,乡土人才,包括大批的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等。乡镇企业说穿了就是“能人经济”。许许多多的乡镇企业家,都是从这些人中成长起来的。这些能人当中,有的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或者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受过一些挫折。现在发展商品经济,就要突破“左”的束缚,正确地对待他们,只要基本素质是好的,现在是遵纪守法的,就应当大胆启用,鼓励支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这就是说,“丢掉错误观念,人才就在眼前”。
从整个国家来说,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兴办乡镇企业,要坚持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等“多种轮子”一起转,哪个转得快就让它转。不必担心这个快了,那个慢了,这个多了,那个少了。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轮子”必然会转得快一些,应当支持,不要限制。特别是在那些贫困落后,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发展乡办村办企业缺乏条件的地方,要放手发展个体、联户、私营经济。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政权在人民手里,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力量,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不会导致资本主义。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看,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发展得还不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需要和自愿,通过政策和各种经济的办法,逐步引导其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本的社会化,这也是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路子。看来,能人牵头,出面招股,兴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今后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7、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十多年的扶贫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归根到底是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领导。基本经验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有人办事。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政府今后仍然要一如既往地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摆上日程,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忙改革、忙开放,而忽略了扶贫工作;不要因为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奔向小康,而放松扶贫工作;不要看到沿海地区和其他比较发达地区农民富起来了,而忘掉扶贫工作。到2000年时,假如仍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生活在贫困之中,说明我们共产党人没有尽到责任,我们将无颜见“江东父老”。
今后希望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要继续给予贫困地区以大力支持。
要继续稳定和加强现有的扶贫队伍,鼓励和支持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成绩。 (新华社12月13日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