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钱其琛在德国阐述中国外交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4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在德国阐述中国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和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在和平共处五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及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和平共处五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本报波恩3月12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下午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应邀作题为《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详细摘要如下:
钱外长说,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的转折时期,以美苏对抗为标志的两极格局业已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世界发展是不平衡的,变化的过程尚未结束。危及世界和平、导致国际形势紧张的因素并未根本消除。原有的一些矛盾和对抗结束了,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对抗。今天,欧洲已成为新的动荡的中心。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民族纠纷和宗教矛盾逐渐趋于表面化。一些民族矛盾引发了程度不同的冲突,甚至战争。欧洲出现了东西之间的贫富鸿沟。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十分困难,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势必成为新的动乱根源,有可能触发新的地区冲突。
总之,天下并不太平,国际社会仍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平与发展,仍是各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稳定,经济要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钱外长在谈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时说,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1)中国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和政策,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中国外交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3)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4)加强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5)中国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主持国际正义,不遗余力地为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政府支持朝鲜北南双方进行对话,同时加入联合国,签署《关于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交流合作协议书》以及《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中国同联合国安理会其它常任理事国以及东盟国家一起,排除障碍,促成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的签署。
——在海湾危机和战争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谴责侵略、主持正义、争取和平解决的原则立场。
——中国一直真诚希望中东问题早日获得公正、合理的政治解决。中国最近与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应邀出席了中东和会第三阶段会议。
——我们对召开中东军控问题五大国会议的倡议作出了积极响应,提出了“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军控原则。中国参加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宣布按照现行的《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准则和参数行事。
——我国正式参加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这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健康、平衡的发展。
中国特别注重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睦邻安邦符合中国和邻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力地促进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原苏联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两国间有7000多公里的共同陆地边界。在苏联解体后,我国根据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一贯立场承认各宣告独立的共和国,并已同其中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我国同中东、海湾、拉美、非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扩大,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中日关系已完全恢复正常。美国国务卿贝克去年11月访问了我国,达成了一些协议,最近安理会首脑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同中国总理李鹏会见时,双方同意尽快落实所达成的各项协议和谅解。
在谈到我国同西欧国家关系时,钱外长说,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民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经过双方近两年来的共同努力,相互关系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基本趋于正常。英国首相梅杰、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先后成功地访问了我国。不久前,我国总理李鹏圆满地访问了意大利、瑞士、葡萄牙和西班牙。1991年,中国同西欧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约达173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约11%。西欧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和西欧国家的关系之所以不会长期停滞,主要是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平行的利益。我们之间互不构成对对方的威胁,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看法。我们之间的共同点始终多于分歧点。
——西欧和中国都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正走向多极化。中国是亚洲的一个大国,正在亚太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西欧国家以欧共体为核心加强政治、经济联合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正在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双方都关心并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对地区冲突激化、升级,主张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诉诸武力。
——双方重视联合国近年来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双方在联合国范围内经常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交换意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双方在经济上各有优势,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毋庸讳言,由于双方的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和历史传统各异,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一些差异。但这不应妨碍彼此建立和发展正常的政治经济关系。一年前我在西班牙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曾指出,只要共同遵循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这些原则,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就能不断向前发展。
为了真正赢得世界和平,为各国人民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应当建立一个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我们主张各国人民自己有权处理各国的内部事务。国际事务应由国际社会的成员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有权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钱外长在谈到人权问题时说,有的国家把人权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我们认为,人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有关人权的国际条约和文书也只能通过各国国内的立法来加以实施。人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公民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整个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应得到普遍尊重,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的是独立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观察一国的人权状况,不能割断该国的历史,不能脱离该国的国情。要求世界各国照搬一国或少数几国的人权标准和模式,既不恰当,也行不通。中国重视人权,并主张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同国际社会就人权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和合作,而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钱外长在谈到中国和德国的关系时说,中国人民对伟大的德意志人民一直怀有友好和钦佩的心情。中国在战后一贯理解、同情和支持德意志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中国一向重视并致力于同德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德建交20年来,由于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为使中德关系全面发展,重要的是双方都应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考虑并处理好两国关系。中国同德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有着各自的责任和共同的利益。中国尊重德国人民的选择,欢迎德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我们希望看到统一后的德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对德国理解和支持中国统一的事业,我们也感到高兴。在当前动荡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增加接触,密切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合作,会对国际形势的稳定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中、德两国在经济上各有所长,有很大的互补性。如果能不失时机地利用未来的巨大合作机遇,中德两国经贸关系将会迅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钱外长最后说:“一个独立自主和稳定的中国同一个高度发达的统一的德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