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某集团军培养高层次两用人才一大批退伍军人在经济建设中挑起重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某集团军培养高层次两用人才
一大批退伍军人在经济建设中挑起重担
本报讯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坚持培养较高层次的军地两用人才。10年来,全集团军已有10030名转业退伍军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挑起了厂长、经理或技术骨干的重担。
这个集团军是总政治部和国家民政部联合表彰的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先进单位。集团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针对官兵家乡对经济人才的需求情况,注重了科学型、经济型人才的培训,并把地方“企业管理”纳入培训内容,开办了通信、机械、测绘等专业,开设了经济管理、公关导游、微机、外语、广告等培训班。
这个集团军还实行了多渠道育才,除完善改进了26个育才基地外,还借助社会力量搞活育才工作。他们在山西农学院、山西省委党校、太原钢铁公司、忻州市农技校、运城拖拉机厂等136个军民共建点上,签定了《培养两用人才协议书》,实行军地共育。去年以来,他们又根据国家改革开放和军队质量建设的需要,对军官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把各级军官纳入培训计划,开办夜校,组织军官在职学习。
大批军地两用人才的成长既有效地促进了部队训练,又为战士家乡的建设输送了骨干力量。某师炮兵团战士贺天喜退伍后,利用在部队所学技术建起了晋汾大理矿,并任厂长,短短4年时间,就拥有固定资产170万元,上交利税30多万元。战士魏国家退伍回乡后,当选为乡长,两年时间便使全乡摆脱了贫困。退伍战士刘继胜在部队结合训练钻研测绘技术,如今已成为山西汾阳矿业公司工程师,多次被评为省煤炭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劳模。(李化民 罗同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