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旱地出蛟龙——记优秀共产党员、山西闻喜县水利水保局局长郑喜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0
第5版(综合)
专栏:

旱地出蛟龙
——记优秀共产党员、山西闻喜县水利水保局局长郑喜贵
张岸涛 张发狮 王琪林
在闻喜县干水利实属不易。这里地形复杂、起伏不平、旱地居多、水资源贫乏。全县80万亩耕地,水浇地仅有1/4左右。4年前上任县水利水保局长的优秀共产党员郑喜贵认为:要让全县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抓好农业这个大头,特别是抓好保水、节水两大体系建设。
共产党员为“官”一任,志在造福一方百姓。郑喜贵带领全局130名技术人员战斗在水利水保工程第一线,搞规划、搞测量,严把工程质量关。他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踏遍了全县20个乡镇的水利工程。去年,河底片在修筑U型渠道和建井房节骨眼上,因缺乏水泥,造成了30处工程停工等料,郑喜贵急得团团转。他决定到太原找货源,而当时他妻子冠心病复发,正在医院住院治疗,别人劝他不要走,他说:“有女儿陪床就行了,我不能眼看着全县几十处水利工程受影响。”于是,他毅然和局物供站的3名同志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经过三天三夜的辛勤奔波,终于购回了300吨水泥,保证了工程的正常施工。
由于长期的紧张和劳累,郑喜贵掉了不少体重,面色也显得苍白,大家劝他歇上几天,可他总是以笑作答,仍不减旺劲。一次在南王村工地,郑喜贵和大家正干得热火,不知怎的,他两眼发黑,一头晕倒在地上,同志们把他抬到树荫下,让他休息,但他苏醒过来,又和大家一起干了起来。为了党的水利事业,郑喜贵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流下了多少滴辛勤汗水,在他的带动下,经过三个春秋的拚搏,全县共完成大小水利工程3100处,初步形成了一批节水高效的基本粮田,为全县粮食的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蛟龙出水,引颈舒身,令人瞩目。郑喜贵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农建标兵”、“劳动模范”、省、地水利先进工作者。他所在的县水利水保局于今年5月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