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音乐之都园中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音乐之都园中园
赵彬
维也纳,素以“音乐之都”蜚声世界。然而,除了跳动的音符外,这里还有些什么呢?不久前,一位奥地利友人告诉我:关闭了14年之久、位于原奥匈帝国皇家夏宫“美泉宫”内的植物馆“棕榈屋”,又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游人了。
身在维也纳,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棕榈屋”果然气度不凡!远远望去,3座墨绿色的锥形铸铁框架有力地支撑着晶莹透亮的玻璃外壳,与其说是植物馆,毋宁说更像一座海底水晶宫。
植物馆按照不同的条件划分成3个展厅。其一曰“冷厅”,也叫“北方厅”,厅内温度一般在摄氏6度左右,这里的种植物主要产自中国、日本、新西兰等国高原森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小片麻棕榈林,此外,还有漂亮的山茶花、诱人的杜鹃花和南洋杉。其二曰“暖厅”,温度保持在摄氏12度以上,这里生长的树木和花大多数出自澳大利亚、南美洲、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干燥地区。令人驻足的当属整个植物馆中的“巨人”,一株高达22米、已有120年树龄的大棕榈树。其三曰“热厅”,顾名思义,这里的植物来自热带,主要品种有可可和咖啡树,香蕉树和睡莲等。
“棕榈屋”始建于110年前,1882年6月19日隆重开馆。据报载,这一建筑物轰动了当时的建筑界,并开辟了铸铁——玻璃建筑新的一页,被誉为19世纪“最漂亮的铸铁—玻璃建筑之一”。它的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是迄今欧洲大陆上同类型植物馆中最大的一个。
这座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坏,战后,奥地利人为恢复“棕榈屋”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可观的财力。终于,“棕榈屋”于1953年迎来了第二次开放。1976年11月再告关闭。到1990年11月重新开馆,但修缮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至今尚未完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