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山西农田建设引入竞争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山西农田建设引入竞争机制
本报太原12月21日电 记者王艾生报道:今冬山西省农田基本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积极试行拍卖“四荒”、发行水利债券、积累工和义务工分离、积累工折款入股等新办法,取得明显效果。截至11月底,全省共完成农田基本建设的土石方量8.74亿立方米,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20余万亩。
山西省把农田基本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突出抓了市场需求大、中短期可见效的改碱种稻、优质林果、暖棚蔬菜和经济林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并克服以往零敲碎打、局部治理的老办法,形成连片开发、规模治理、区域经济、主体农业的新格局。临汾地区洪洞县在境内28公里长的汾河沿岸,投入10万余劳力,摆开治滩造地8万亩、护地8万亩的大工程。现已完成土方171万立方米。在治汾工程带动下,洪洞县共铺开农田基本建设工程205处。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共730余万人,铺开各类重点工程79816处,已完成工程64081处。
山西省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大胆改革尝试。吕梁地区在治理荒山荒坡荒沟中,实行户包治理、劳动积累治理、专业开发治理、资金滚动治理,以及“以工建农”、“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开发实体”、“引进外资”等10多种各具特色的农田基本建设机制外,又创造了拍卖“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使用权的新机制,全区已拍卖给16662户小流域5659条,拍卖面积达56万多亩。据统计,今秋冬农田基本建设开始以来,全省通过多种渠道共集资4.38亿余元,比去年增加近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