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扎啤还会热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扎啤还会热吗?
朱志
三年以前,当北京啤酒厂开始悄悄地销售桶装生啤酒的时候,对于北京人能否接受这在欧美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心里并没有多少底。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1990年,北京市场的桶装啤酒已发展到450套,1992年则猛增到3000套。品味新鲜、清爽杀口的桶装生啤酒,很快从“款爷”的“时髦”消费,变成一般市民可以放量豪饮的杯中宠物。
继北京啤酒厂之后,有七八十年历史的双合盛五星啤酒厂也推出五星生啤。千里之外的青岛第二啤酒厂也起来参战。而卢云堡、嘉仕伯等外国厂商亦不甘人后,更是不远万里赶来凑热闹。扎啤也不再是星级饭店的专利。中低档餐厅直至个体饭馆的介入,使这场扎啤商战更具喜剧色彩。扎啤闹京华的结果,使价格从30元一扎一直跌到4.5元一扎。但因为出厂价为每升6元,即便是4.5元一扎(0.4升),每升仍可净赚5元多,利润依然丰厚。用啤酒机出售桶装生啤酒,是经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啤酒营销方式。据测算,用散装设备销售啤酒,每吨可节约成本50%。
精明的啤酒厂商还算了一笔帐:我国啤酒的年人均消费量仅9升,按照这几年已被营销实践所印证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啤酒消费量就要上升”的规律看,人们啤酒消费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开掘出来。
捷足先登、已占了京城市场3000套扎啤设备中70%份额的珠海兆荣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瞅准了这个苗头,前不久一股脑地几乎把国内主要的啤酒厂商全部请到珠海。那一台台凝结着高科技含量的“高富”、“康斯”散装啤酒、饮料设备,令啤酒厂代表们目不暇接:看着眼热,一算帐心更热,成交势头极火。因而行家们分析说,1993年,中国的扎啤销售将会有新的热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