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继续恢复中的拉美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8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继续恢复中的拉美经济
张凡
1992年,拉美经济继续呈增长趋势。大多数国家正在摆脱80年代深刻的经济危机,从痛苦的调整中恢复过来,出现了投资重新活跃、物价趋于稳定、财政收支平衡的局面。
拉美地区的经济连续两年增长。根据拉美经委会今年12月的报告,1992年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到2.4%。除巴西、秘鲁出现负增长外,其它多数国家均保持了2%—4%的增长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智利(7%)、巴拿马(6%)和阿根廷(6%)。
大多数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也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1992年拉美国家通货膨胀率继续呈下降趋势。1990年,全地区通货膨胀率曾高达1200%。1992年因巴西通膨失控,全地区通货膨胀率比去年略有上升,但估计不会超过320%。如果巴西除外,全地区通货膨胀率估计为23%。
全地区经济形势好转的另一个标志是外部资金回流增加。估计流入拉美的资金,1992年可达570亿美元。资金回流增加使投资率在今年增长了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0%,已接近危机前的1980年的水平。
此外,外债压力继续缓解。虽然1992年拉美地区外债总额略有增加,由1991年的4320亿美元增加到4450亿美元,但拉美债务大国巴西、阿根廷今年分别与债权银行达成重新安排债务的协议,加之拉美国家在二级市场上的债务回购以及私有化进程中“债权股权转换”安排,使全地区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大大下降,由1982—1989年的54%降至1992年的40%左右。
拉美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得益于一系列内外因素的积极作用。1992年,大多数拉美国家继续进行深入的调整与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减少国家干预,鼓励自由竞争,削减公共部门开支,争取财政收支平衡。同时许多国家大力整顿国营企业并对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回收了大批资金,减轻了财政负担。各国政府根据本国情况,建立新的税收制度,改革物价和工资制度,实行新的利率政策等等,并开始取得成效。同时,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减少对进口的限制和进口关税;调整外资政策,简化手续,增加优惠等措施,使拉美再次成为吸引外资的地区。
拉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得益于国际利率的大幅下降和国际贷款重新开放。利率下降大大减轻了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并促使资金回流。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2财政年度中向拉美20个国家提供了56.62亿美元贷款。外资流入和新贷款弥补了由于进口增加导致的经常项目赤字,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
然而,拉美各国发展经济仍然面临许多不利条件和困难。
首先,世界经济回升乏力,石油、糖、咖啡、可可、大豆等拉美国家出口的主要初级产品需求疲软,价格下跌,使它们扩大出口市场的努力受挫。同时由于经济复苏和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施,进口大幅增加,80年代许多国家的贸易顺差为贸易赤字所取代。另一方面,拉美地区回流资金中游资成分很大,资金流入尚不稳定。
第二,拉美国家经济中的主要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通货膨胀虽得到控制,但仍偏高且不稳定;债务问题虽已缓解,但远未彻底解决。
第三,拉美国家存在许多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失业人口不断增多,毒品走私及暴力活动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也严重影响了经济调整政策的贯彻实施。1992年,委内瑞拉发生两起未遂政变,对经济稳定和发展带来影响。
拉美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不平衡。在大多数国家经济恢复增长、通货膨胀大幅下降的同时,一些国家仍未摆脱经济衰退的影响,特别是巴西,1992年经济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仍居高不下(1992年为1000%),巴西经济的困难将对整个地区经济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