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改革,就是要不断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9
第2版(经济)
专栏:换脑筋话题

改革,就是要不断创造
吴酩
改革,既不是缘于“经典”,也决非出自少数人闭门造车式的理想设计,它是亿万民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因此,推动改革步步前进,必须大力鼓励群众创造,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以往如此,今后依然如此。
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决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这反映了总设计师的谦虚,也反映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无数生动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迄今为止,我国改革最有成效的领域当属农村;农村改革最突出的两大成果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而这两项,恰恰都是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当改革的春风乍起时,安徽凤阳等地的农民就向农村“政社合一”的旧体制提出了挑战。他们吸取以往的经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方式取代了“大锅饭”。尽管连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没有明确肯定这一做法,但他们大胆地闯了,大胆地冒了,并很快用生产大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创举的正确性。一年之后,小平同志敏锐地抓住这一新生事物,及时给以支持:“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1980年9月,中央就明确提出“包产到户”是一种可以实行的生产责任制形式。这一肯定,使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犹如江河决堤,迅速漫向全国。仅仅两三年,人民公社被废除,中国农业超速增长。新制度的创立,带来了生产力的大飞跃。困扰中国多年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如今,这一农民的创造,已以党的决议形式被确立为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乡镇企业,同样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落地伊始,它也没有正当的“名份”。但它顶着重重压力,冲破种种阻力,依靠市场提供的养分,顽强地成长。因为它凝结了亿万农民求富的迫切愿望,代表了农村工业化不可遏制的历史发展趋势。它符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可以平缓地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因而,它再次引起小平同志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最艰难时刻,1984年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使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锋,乡镇企业在中央的支持下迅猛发展。与1978年相比,它所吸纳的农村劳动力已由2000多万增长到1亿,年产值由400亿元猛增为1.5万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3。它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不仅给农民带来丰硕的经济收入,造就了一批新型城镇,而且引起农村面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一新创造形成的冲击波,远远超出了农村的范围,对城市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改革,从整体意义上讲,就是前无古人的大创造;分解开来,她又是一个不断创造、充满创造的历史过程。而无论整体还是分步,实现创造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虽然这种创造的初始阶段,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甚至带着不少毛病,但是它们往往蕴含着新生产力的萌芽,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密切关注这种创造,及时发现这种创造,择其有希望者,加以总结、引导、提高。
我们已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创造。我们正在开创崭新的伟业。
正是出于这种使命的需要,小平同志再次发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号召,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劲头,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