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散文研究的新格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9
第8版(副刊)
专栏:

散文研究的新格局
曾绍义
散文创作无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对散文的研究、评论似乎仍无大的突破,读完刚出版的《中国当代散文英华》,(冒炘、庄汉新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却令人耳目一新:生动如话的语言历数着28位大陆、台湾散文大家的散文之路;丝丝入扣的评论饱含着论者对作家作品的挚爱之情……
——《英华》在手眼界开!
抓住根本,充满深情地描述出所论作家的创作道路,是这部论著的显著特点。这些年来,散文的评论虽然逐渐增多,但并未彻底摆脱从篇章结构到写作技巧、“就文论文”的旧思维模式,很少从作家的生活道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作品进行宏观分析。《英华》正是在这方面开了新路:它既有对各家代表作的中肯分析,更将作品纳入作家的整个生命历程,紧密结合作家不同的生活道路和作品产生的时代特点进行透视,再加上充分体现各家鲜明“个性”的标题,既让我们不但看到了各家作品的总体风貌和根本价值,又能从中领悟到散文与社会生活、散文与作家品格等多种创作真谛——散文,本来就是作家生命意义的重要体现。有了这种理解,便使得《英华》各篇无论采用哪种评论方法,其核心都在展示作家的人格形象,即便是一些侧重于艺术分析的篇目,也通过作家对真善美的无所畏惧的艰难追求,使我们对作家敬意倍增。
《英华》的又一显著特点是大量引用作家自述,从另一方面对作家的人格形象做了最直接、最可靠的论证。引用作家自述文字虽然也在一般评论中可以见到,但《英华》的不同在于:它的引述不是当做现成结论,而是作为理论的或事实的“论据”融于论证过程,成为评论力量得以显示的重要因素。从而使读者能心悦诚服地将他们的文品与人品画上等号。顺带要说的是,《英华》还专门附录了作家的“自传”和“自选”作品,作为理论专著也别具一格,其目的显然与引用“自述”论证相同,都是让我们多方面地看到作家文品与人品的统一,从而充分理解“散文是作家的自画像”、“散文是作家的心灵自传”一类正确见解。
第一次将台湾作家与大陆作家“团结”起来,汇为一书,也是《中国当代散文英华》的一个创举。近年来虽有一些台湾文学的研究著述出版,但都是“专著”性质。台湾既是中国的一省,一部冠以“中国”的文学论著,理所当然应包括台湾作家。《英华》所论及的台湾4位作家,均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论述中既能抓住关键,又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充分表明著者的严谨与公正。同大陆作家一样,尽管《英华》不及囊括台湾散文艺苑中的全部“英华”,但它毕竟首次以全新的格局给散文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愿散文的研究大踏步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