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名家勿轻“小册子”——“北京读书日”讨论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1-0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名家勿轻“小册子”
——“北京读书日”讨论侧记
本报记者 李泓冰
一个寒冷的冬日,路上还有残雪,很滑。十来位对书钟情了一辈子的老先生走出自己的书房,聚在民族饭店的一间会议室,就目下图书出版中的种种现象,议论风生。这是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与湖北人民出版社联合组织的“北京读书日”活动之一。几十本新书静静地躺在长桌上,散着一股油墨香。
话题很快集中到出版界应如何为普及和提高群众的文史水平而努力,尤其是青年读者,文史素养似有下降趋势。一谈及此,老先生们感触甚多:
北大中文系教授金开诚说起北大满校园都贴着寻物“启示”(应为“启事”)来,就直摇头。有一年北大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吁请学生们不要再“启示”下去,毕竟是北大啊!但过后依然故我。
季羡林先生说,成语的错用不光在人们嘴上,还包括出版物。“不尽如人意”永远要错成“不尽人意”,不少出版物都这么用。“我本想写文章纠正,发现我已极其孤立,不敢当堂·吉诃德,与风车作战了。”
金开诚先生却犹有余勇,说:“‘不尽如人意’看来守不住了,‘明日黄花’一定得守住!怎么都错成‘昨’日黄花呢,不懂典故嘛!”他转向湖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卢福咸:“贵社如果能在普及上下功夫,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功劳和出大部头学术著作一样,不会被人民遗忘!”
怎样普及呢?
议来议去,大家觉得“小册子”的作用不能忽视。哲学家张岱年很怀念从前名家亲自动笔撰写普及读物的年代。50年代,中华书局出过一套“知识丛书”,虽是“小册子”,却多为名家手笔,比如语言学家王力的《诗词格律》,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然而,现在但凡略有名气的学者,对“小册子”似乎都不屑为之了。卢福咸当即呼吁:“请学术界的资深学者多为读者写作普及文史知识的通俗读物!”
历史学家邓广铭点头慨叹道:“要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需要出版界的胆识,也需要时间,但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业!”
翻着湖北人民出版社新出的《张居正集》、《杨守敬集》,老先生们对他们踏踏实实地进行古籍整理的态度表示欣赏和钦佩。
到了中午,老先生们意犹未尽。依次望去,周振甫、金克木、端木蕻良、张政烺……几乎是一色的深蓝色中山装,他们的神色慈和恬淡,一如面前微微冒着热气的清茶。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们急于使青年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情令人感动。看来,“读书日”组织者沟通学者与出版界的苦心正在慢慢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