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典型信疑”的症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3-16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典型信疑”的症结
宋志坚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无论怎样真实、怎样感人的先进典型,总是有人怀疑,有人诋毁。鉴此,解放军报曾发表《典型信疑论》一文,责问这种人:“有没有不正常的心理在起作用?”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是什么“不正常的心理”呢?是“同类相妒”的妒忌心理么?这种人或许是有的,但只限于“同类”,例如同窗之友,同列之兵,同朝之士,同市之贾。或是因为有的典型掺了水分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么?这种因素,或许也是有的,但这又是限于怀疑事实的层次,而现在有些人对于典型的怀疑,其内涵却要充实得多。那么,除了确有一些假典型和“假大空”的宣传效应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心理,这很值得深入探讨。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是有些人的人生信条。证据呢?据说最有力的就是:无论哪个婴儿在母亲怀中吸乳,如果把乳头拔出,不用别人启蒙,他都会又哭又叫,又抓又打。这无疑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人除了本能和生存的必需之外,还有思想和精神,自私与否,主要是通过思想和精神来体现的。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包括克己奉公的精神和忘我献身的精神。于是,遂有岳飞、文天祥,遂有杨靖宇、刘胡兰,遂有雷锋、焦裕禄,遂有不灭的英灵,血染的风采。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永动机”或许是不存在的,但“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的“孺子牛”却不是心造的幻影。将“自私”当作“人的本质”的人,不相信人世间真的有克己奉公,忘我献身的精神,因而也就怀疑克己奉公,忘我献身的典型。而且,这种怀疑,往往也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怀疑事实。不是从海绵里挤出水来,而是硬要从鸡蛋中挑出骨头。比如,在有些人看来,人都是自私的,当然也都贪生怕死。把一英雄失去的一条腿说成是“逃兵”的标记,这谣言就是按照这种逻辑、捕风捉影地制造出来的。
怀疑动机。任何壮烈的举动、高尚的行为,都可以怀疑出于“自私”的目的,于是便在怀疑论者的眼中失去应有的光泽。就拿抗洪救灾中的先进典型来说,表现好的,可以怀疑他是为了当官;捐款多的,可以怀疑他是为了沽名。
怀疑价值。怀疑论者自有其衡量价值的尺度:自我。于是乎,“克己奉公”的蠢,忘我献身的傻,一概都缺乏自我意识。我曾在报上介绍过一位虽已译著等身,却仍孜孜不倦,名利、地位都不图,只图为后人多留下一点东西的老翻译家,事实、动机都是无可置疑的。但就有人说:“这种人根本不值得宣传”,据说是因为“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如果有人介绍一个一切从自我出发,只想索取,不想奉献,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典型,惯于怀疑先进典型的人是否也会怀疑?我看是不会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人性的复归”。即使胡编乱造,也会信以为真。
然而,我却有一疑:这种只想索取,不想奉献的人,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能有什么样的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